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30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强磁场对熔融织构GdBCO块材中Gd_2BaCuO_5颗粒的取向作用

王雷 , 马衍伟 , 王栋樑 , 王军红 , Satoshi Awaji , Kazuo Watanabe

低温物理学报

在GdBCO超导块材的熔融织构生长过程中施加10T强磁场,通过SEM研究强磁场对Gd_2BaCuO_5(Gd211)颗粒的影响.研究发现棒状Gd211颗粒在强磁场的作用下发生了择优取向--Gd211颗粒的长边与磁场方向平行,延长样品处于熔融状态的时间,发现Gd211颗粒的取向性明显增加,通过分析熔融织构的相变过程,结合磁取向能的公式,讨论了取向性增加的原因,同时,探讨了Gd211颗粒的择优取向对样品的超导性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强磁场 , Gd211颗粒 , 磁取向 , GdBCO块材

Gd211Gd2O3的添加对PMP法制备的Gd-Ba-Cu-O超导块材性能的影响

张红 , 冯勇 , 周廉 , 张翠萍 , 于泽铭 , 熊晓梅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2.021

对于Gd-Ba-Cu-O超导体的制备,因为Gd3+对Ba2+位替代程度很小,所以,即使在空气中制备的Gd-Ba-Cu-O超导体,也具有相当好的Jc-B特性,从实际应用观点来看,是很具有吸引力的.本文采用"粉末熔化处理法 (PMP)"在空气中制备Gd-Ba-Cu-O,研究Gd211Gd2O3的添加对Gd-Ba-Cu-O超导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过量的Gd211(Gd2O3)的添加可以减小弥散分布在Gd-Ba-Cu-O超导块的Gd211子,提高Gd-Ba-Cu-O块材的超导性能.但过多的Gd211的添加会使相应的Gd123相减少,从而降低了样品的超导性能.由本实验结果可看出Gd211的最佳添加量为20mol%.将Gd211替换为Gd2O3,其过量的添加同样提高了Gd-Ba-Cu-O块材的超导性能,Gd2O3的添加也存在一个最佳添加量,为15mol%.由于Gd2O3形成Gd211的同时,消耗了Ba原子,并同时提高了Gd的浓度,造成Gd-Ba固溶度的增加,导致Gd-Ba-Cu-O块材的超导性能下降,因此Gd2O3的最佳添加量要小于Gd211的最佳添加量.

关键词: Gd211 , Gd2O3 , Gd-Ba-Cu-O , 粉末熔化处理法

Gd-Ba-Cu-O超导块材用原始粉Gd2BaCuO5(Gd211)粉的制备

张红 , 冯勇 , 周廉 , 张翠萍 , 于泽民 , 熊小梅 , 梁明 , 郝清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分别采用3种方法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Gd211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对3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研究.Gd211的成相温度约在900℃以上.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粉末的碳含量明显降低,但粒子尺寸逐渐增大,且由均匀的球形颗粒变成越来越不规则的大颗粒.3种制备方法相比,草酸盐共沉淀法相对复杂,但合成的材料颗粒较细且均匀,碳含量很低,是最理想的制备Gd211的方法.

关键词: Gd211粉末 , 制备方法 , 共沉淀

不同方法制备的Gd_2BaCuO_5粉体性能比较

冯巧 , 马小海 , 燕青芝 , 肖玲 , 焦玉磊 , 葛昌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LCS)、共沉淀法和固相法合成了超细Gd_2BaCuO_5 (Gd211)粉体,并对3种粉体的形貌、化学纯度、比表面积和粒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CS工艺制备的Gd211粉体粒度最小,团聚最轻.将以上3种粉体作为掺杂剂制备GdBa_2Cu_3O_5 (Gd123)超导块材,块材的微观形貌说明微细Gd211粉体的添加能有效减小Gd123块体中Gd211颗粒粒度,临界电流密度的比较表明LCS法所制粉体的添加比另外两种粉体更能有效提高临界电流密度.

关键词: Gd_2BaCuO_5 , 合成 , 超导 , 对比

纳米TiO2颗粒的分散

谢冰 , 章少华 , 黄安 , 罗来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分散剂对于纳米TiO2颗粒在正丁醇中分散效果的影响,分别加入分散剂三乙醇胺、SDBS,吐温-80,乳化剂OP-10等来改善其分散性,通过稀悬浮液的吸光度、平均粒径、Zeta电位来表征分散效果的好坏,吸光度越大,平均粒径越小,Zeta电位越大,则分散稳定性越好.结果表明:在5 ml正丁醇中加入1 mg TiO2,再分别加入各种分散剂,当三乙醇胺(TEA)的质量分数为1.4%时,SDBS的质量分数为0.8%时,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0.8%,乳化剂OP-10的质量分数为0.6%时,分别对应的分散体系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关键词: 纳米TiO2 , 分散性 , 丁醇

反应合成AgSnO2中SnO2颗粒形成机制分析

顾杰 , 陈敬超 , 于杰 , 潘勇 , 张志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热力学等计算得出AgSnO2材料中SnO2颗粒的临界形核半径等数据,以此为依据对反应合成法制备AgSnO2材料过程中SnO2颗粒的形核以及生长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nO2颗粒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基体中Sn元素扩散以及基体颗粒尺寸因素的控制.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材料中SnO2颗粒的尺寸大多处在约50 nm直径的范围,部分区域中由于Sn的缺陷扩散影响,出现了尺度在200 nm左右的较大SnO2颗粒,由于最后一批形核的SnO2颗粒缺乏Sn的补充,所以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材料中存在直径在10 nm左右的纳米级SnO2颗粒.

关键词: AgSnO2复合材料 , 反应合成 , SnO2颗粒 , 热力学计算 , 形核与成长机制

原位TiB2颗粒对7075铝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甘贵生 , 杨滨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6.003

采用原位反应制得了纯净的TiB2/7075复合材料.研究表明,随着TiB2颗粒含量增加,树枝状的7075铝合金逐渐转化为细小的蔷薇状,TiB2颗粒含量增加到4.5%(质量分数)时α-Al晶粒尺寸达到最小,之后又重新转化为粗大的树枝晶.3%TiB2/7075合金的晶界处TiB2颗粒尺寸一般在900 ~ 1400 nm,TiB2颗粒大致呈六边形或四方形.当颗粒含量达到9%时,大尺寸的TiB2颗粒分布在晶界处,晶界附近的晶核内弥散分布着大量细小的TiB2颗粒,尺寸在100~400 nm左右,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细小的TiB2颗粒容易在固/液界面被捕获,产生颗粒推移效应.在720℃保温发现,3%,6%,9%TiB2/7075复合材料中TiB2颗粒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2.308 ×10-6,1.146×10-6,0.371×10 6m·s-1,原位颗粒增多,抗沉降能力增强.

关键词: 原位合成 , 7075铝合金 , 捕获 , 推移 , 沉降速率

球形SiO2颗粒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孙恕富 , 董景伟 , 张志荣 , 高美珍

材料导报

利用Stober方法合成了球形SiO2颗粒.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作催化剂,在40℃水浴下制备SiO2球形颗粒.通过改变反应物TEOS以及催化剂氨水的加入量,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球形SiO2颗粒.利用扫描电镜(SEM)可以看出,随着TEOS和氨水加入量的增加,SiO2颗粒的粒径增大,并探讨了其变化机理.

关键词: SiO2颗粒 , 粒径 , TEOS , 氨水

磁场诱导制备CoFe2O4颗粒的微波吸收性能

刘红艳 , 李玉山 , 王磊

低温物理学报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在零磁场和0.5T磁场下合成CoFe2O4颗粒,样品退火温度800℃.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磁场诱导的CoFe2O4颗粒结晶度变好.微波吸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磁场诱导下制备的样品磁导率有所增加,这将更有利于实现阻抗匹配,提高吸波性能.

关键词: CoFe2O4 , 磁场退火 , 复磁导率 , 微波吸收

ZnO改性Al2O3颗粒表面荷电性研究

周健儿 , 张小珍 , 汪永清 , 胡学兵

人工晶体学报

以硝酸锌、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在Al2O3粉体颗粒表面制备了纳米ZnO改性涂层,涂层由5~10 nm的ZnO颗粒组成.宏观电泳测试和Zeta电位分析表明,经ZnO改性前后Al2O3颗粒在水溶液中的表面荷电性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未改性Al2O3的Zeta电位等电点为pH=6.3,而ZnO涂层改性Al2O3颗粒在pH=2.2~12时均显示出荷负电性能.采用XRD、EDS能谱及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并结合纳米ZnO的表面晶体结构特征,对ZnO改性Al2O3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来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ZnO , 改性涂层 , Al2O3颗粒 , 表面荷电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83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