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2017, 27(2): 406-412.
10.1016/S1003-6326(17)60046-3
生物浸出黄铜矿中pH值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泌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影响

余肇璟 1, , 余润兰 2, , 刘阿娟 3, , 刘晶 4, , 曾伟民 5, , 刘学端 6, , 邱冠周 7,

1.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2.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3.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4.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5.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6.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7.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

比较研究生物浸出黄铜矿中pH值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泌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1.5、2.0和2.5时,在细菌生长的适应期、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矿物表面吸附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量比胞外多糖量多,相反,浸出溶液中的悬浮细菌分泌的胞外蛋白量比胞外多糖量少;悬浮细菌主要通过分泌胞外多糖而不是胞外蛋白来抵抗如高金属离子浓度和不适宜pH等不利生长溶液环境;吸附细菌分泌的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量主要正相关于溶液酸度而不是可溶性金属离子总浓度.这表明细菌主要是通过分泌更多胞外多糖来对抗不利环境,而胞外蛋白可能在生物浸出系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 余肇璟, 余润兰, 刘阿娟, 刘晶, 曾伟民, 刘学端, 邱冠周 生物浸出黄铜矿中pH值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泌胞外蛋白和胞外多糖的影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2017, 27(2): 406-412. doi: 10.1016/S1003-6326(17)60046-3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