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2017, 27(5): 1165-1171.
10.1016/S1003-6326(17)60136-5
聚合羟基磷酸铁对土壤中镉和铅的固定

袁艺宁 1, , 柴立元 2, , 杨志辉 3, , 吴瑞平 4, , 刘恢 5, , 梁丽芬 6, , 侍维 7,

1.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83;
2.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83;
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83;
4.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长沙 410116;
5.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83;
6.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410083;
7.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410083

利用二氧化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含硫酸亚铁的副产物在碱性条件下制备聚合羟基磷酸铁(PHFP),用于固定土壤中的铅和镉.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所制备聚合羟基磷酸铁的结构特征;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提取法并模拟酸雨淋溶以评价土壤中镉和铅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羟基磷酸铁是一种含有复杂OH—Fe—P结构的多聚物,主要由Fe6(OH)5(H2O)4(PO4)4(H2O)2和Fe25(PO4)14(OH)24组成.当其以4%的比例加入土壤中,土壤中DTPA提取态镉和铅的去除率分别达33%和45%,水溶态镉和铅的去除率分别降低了56%和58%.镉和铅的固定是由于水溶态、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模拟酸雨淋溶下,采用羟基磷酸铁修复后土壤中镉和铅的释放量较修复前分别下降了53%和52%.结果表明该羟基磷酸铁具有修复镉和铅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土壤       聚合羟基磷酸铁   固定修复
引用: 袁艺宁, 柴立元, 杨志辉, 吴瑞平, 刘恢, 梁丽芬, 侍维 聚合羟基磷酸铁对土壤中镉和铅的固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2017, 27(5): 1165-1171. doi: 10.1016/S1003-6326(17)60136-5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