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研究学报, 2017, 29(6): 500-505.
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273
矿用耐磨钢球冲击疲劳强度偏低原因分析

吉光 1, , 高秀华 2, , 龙金花 3, , 袁敏 4,

1.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819;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2;
2.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110819;
3.江苏天淮钢管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223002;
4.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223002

通过宏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显微组织分析等手段对落球疲劳试验时耐磨钢球冲击疲劳强度偏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口平直较规则,无明显塑性变形;裂纹源处呈现"冰糖块"形貌,且部分晶粒尺寸超过100μm,为典型的沿晶界脆性断裂;断口附近存在少量的屈氏体组织,且沿着原奥氏体晶界分布;钢球近表面到断口处的晶粒尺寸明显不均匀,而且断口附近的晶粒较粗大.结合钢球生产工艺分析可知,钢球冲击疲劳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淬火组织粗大,另一重要原因是回火工序没有有效降低淬火内应力.
引用: 吉光, 高秀华, 龙金花, 袁敏 矿用耐磨钢球冲击疲劳强度偏低原因分析. 钢铁研究学报, 2017, 29(6): 500-505.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273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