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 2017, 36(5): 1009-1016.
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071901
福建闽南沿海养殖僧帽牡蛎中汞和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席英玉 1, , 林娇 2, , 林永青 3, , 杨妙峰 4, , 姜双城 5, , 郑盛华 6, , 陈宇峰 7, , 罗冬莲 8,

1.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2.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4.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5.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6.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7.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8.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厦门,361013

通过2009-2014年对福建闽南沿海的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围头湾、厦门湾、佛昙湾、旧镇湾、东山湾、和诏安湾养殖的僧帽牡蛎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调查监测,对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分布和食用风险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6年9个湾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平均质量浓度(0.007—0.018 mg·kg-1):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诏安湾>围头湾=旧镇湾=大港湾=东山湾>佛昙湾;总砷平均质量浓度(1.40-2.02 mg·kg-1):泉州湾>厦门湾>大港湾>湄洲湾>诏安湾>东山湾>围头湾>旧镇湾>佛昙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大部分海水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和总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区养殖僧帽牡蛎.福建闽南沿海养殖僧帽牡蛎体未受到汞的污染,98.1%的样品受砷的污染.根据FAO/WHO/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的PTWI(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汞为5μg·kg-1 bw、无机砷为15 μg·kg-1 bw.食用闽南沿海僧帽牡蛎中汞的EWI(每周评估摄入量)值均远小于PTWI,仅占PTWI的1.1%—1.4%;无机砷的EWI值均小于PTMI,占PTWI的7.0%-11.3%,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引用: 席英玉, 林娇, 林永青, 杨妙峰, 姜双城, 郑盛华, 陈宇峰, 罗冬莲 福建闽南沿海养殖僧帽牡蛎中汞和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环境化学 , 2017, 36(5): 1009-1016.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071901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