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 2017, 36(5): 1056-1063.
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100101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
笪春年
1,
,
刘桂建
2,
,
邓呈逊
3,
,
柳后启
4,
,
袁自娇
5,
1.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合肥,230022;
2.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56;
3.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合肥,230022;
4.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56;
5.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56
在黄河三角洲不同区域采集了26个土壤样品,利用GC-MS内标法测定土壤中22种有机氯农药(OCPs)含量,并对其残留特征、污染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检测到19种OCPs,总的OCPs浓度范围为0.01-10.49 ng·g-1,平均浓度为1.678 ng·g-1.OCPs平均浓度顺序如下:DDTs>HCHs>氯丹类>硫丹类,DDTs类农药的检出率最高,DDTs和HCHs是土壤中OCPs主要的组成成分,研究区土壤中DDTs和HCHs的残留水平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中含量,也低于规定的土壤阈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本研究区土壤未受OCPs的污染.β-HCH和p,p'-DDE分别是HCHs和DDTs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区土壤中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残留,无新的污染源输入.土壤中TOC和pH值对OCPs的残留存在影响,并且呈现弱的负相关性,不同类型土壤OCPs残留量存在差异,OCPs在树林土壤中的残留含量高于海岸带和原耕地土壤中.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中HCHs农药残留量不会对生物产生风险;DDTs类农药对研究区生物存在可能性较小的生态风险,危害性总体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