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以活性氧化镁和聚醚砜(PES)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了氧化镁/聚醚砜复合膜吸附材料;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和ASAP2020型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膜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SEM结果表明,氧化镁颗粒在聚合物膜中均匀镶嵌分布,提高了膜的孔隙率.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表明复合膜的比表面积约为颗粒氧化镁的1/3.复合膜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在6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30 cm2的复合膜(厚度为200 μm)可以处理50 mL氟离子溶液(质量浓度为5 mg/L),使其符合饮用水含氟标准(<1 mg/L);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无最大饱和吸附量;吸附氟离子的复合膜可以脱附再生,且再生后仍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参考文献

[1] 李凯崇;邓述波;徐东耀.地下水除氟技术的研究进展[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0(01):35.
[2] 王国建,王东田,陈霞,尹方平.吸附法除氟技术的原理与方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08):121-124,165.
[3] 魏勇;陈建清;杨东辉 等.泡沫铝负载氧化铈的制备及其除氟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2,26(专辑19):109.
[4] 朱利霞,张东.活性氧化铝和活性氧化镁处理高氟饮用水的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0):127-129.
[5] 李振瑜,孙青,刘沫,文怡然,刘皓磊.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氧化镁除氟剂的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9(11):11-14.
[6] 王锋,李稳宏,刘焕强,刘友仁,卫冠亚.高活性氧化镁生产新工艺研究[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03):152-154.
[7] 明常鑫,翟学良,池利民.超细高活性氧化镁的制备、性质及发展趋势[J].无机盐工业,2004(06):7-9.
[8] 白云山,肖艳,林书玉,刘振.菱镁矿制备高活性氧化镁及其活性递变规律研究[J].非金属矿,2005(04):51-53.
[9] 张秋根,陈建华,周国波,刘庆林.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6(07):22-26.
[10] Christian G;Alain B;Mihail B et al.Hybrid organic-inorganic membranes[J].Sep Purif Techn,2001,25:167.
[11] Uragami T.;Okazaki K.;Matsugi H.;Miyata T. .Structure and perme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queous ethanol solution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embranes composed of poly(vinyl alcohol) and tetraethoxysilane[J].Macromolecules,2002(24):9156-9163.
[12] 李传峰,邵怀启,钟顺和.有机无机杂化膜材料的制备技术[J].化学进展,2004(01):83-89.
[13] 宋东升,杜启云,王薇.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0(03):12-15.
[14] 郭伟,马红钦,李玉培,刘世平.超细氢氧化锆颗粒制备试验研究[J].材料导报,2006(z2):176-178.
[15] 柳翱,巴晓微,刘颖,赵振波.BET容量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97-199.
[16] 沈辉 .BET理论在ZrO2粉体微观表征中的应用[J].江苏陶瓷,1997,30(04):2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