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利用真空脉冲等离子氮化技术,探究等离子氮化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而后利用高压水射流喷丸技术研究了氮化前进行水射流喷丸预处理对氮化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氮化层的显微组织、形貌、含氮量、相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XRD应力测定仪,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仪对渗氮层表面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氮化工艺最佳温度为530~540℃,等离子氮化后表面完整性(表面残余应力,粗糙度,表层硬度梯度,渗层形貌)得到改善.而经过复合处理使γ'相衍射强度增强,氮化层均匀,渗层厚度增加超过100 μm,进一步改善了等离子渗氮层质量和性能.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李志;佟小军.快速渗氮工艺的最新进展[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7(2):11-16.
[2] 韩莉;赵程.40Cr钢富氮层快速离子渗氮技术的探索[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4):124-128.
[3] 陈继超;吴晓春;杨浩鹏.SKD11钢的离子氮碳共渗工艺及其稀土催渗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12(6):15-20.
[4] 高氮奥氏体的等温分解[J].热加工工艺,2000(02):3-5.
[5] 高玉魁.喷丸强化对渗氮40Cr和30CrMo钢疲劳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8(08):156-159.
[6] 李杨;徐久军;王亮.42CrMo钢表面纳米化对离子渗氮的影响[J].中国表面工程,2010(3):60-63.
[7] 崔晓倩 .表面机械研磨及渗氮作用下纯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2.
[8] 董星;段雄.高压水射流喷丸强化技术[J].表面技术,2005(1):48-49.
[9] 董星;王瑞红;段雄.水射流喷丸强化的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3):568-573.
[10] 崔成梅.42CrMo钢离子氮化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8):145-149.
[11] N.E. Vives Diaz;R.E. Schacherl;L.F. Zagonel.Influence of the microstructure on the residual stresses of nitrided iron-chromium alloys[J].Acta materialia,20086(6):1196-120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