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采用0.4g锡粒和0.3g纯铁放在坩埚底部,再加入0.150 g样品,上面覆盖1.5g钨粒或者使用在坩埚底部加入0.150 g样品,上面覆盖1.8g铁钨锡混合助熔剂后进行测定,建立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硅粉中总碳含量的方法.采用无水碳酸钠标准物质和钢铁标准样品两种物质分别建立了3条碳质量分数为0.001%~0.01%、0.01%~0.10%、0.1%~1.0%的校准曲线.实验表明:校准曲线的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对于同一硅粉样品,采用无水碳酸钠标准物质或钢铁标准样品建立的校准曲线得到的结果是相符合的.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所做校准曲线对NIST57b硅粉标准样品进行测定,测得结果为0.0214%,相对误差为7.0%,符合检测方法确认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误差指导范围.组织5家实验室对3个碳含量水平的硅粉样品做方法验证试验,并按照标准方法GB/T 6379.2-2004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5家实验室的测定平均值一致性较好,且测得的所有数据均没有离群值,这说明硅粉中碳测定数据的分散性在可接受范围内.加标回收试验表明回收率在95%~120%之间.

参考文献

[1] 何友琴,马农农,王东雪.硅中氧、碳的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J].现代仪器,2010(02):40-41,52.
[2] 包剑英.红外吸收法测定硅中碳含量[J].稀有金属(Chi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 1980(4):52-55.,1980.
[3] 朱跃进.金属中气体分析现状与未来[J].冶金分析,2014(03):19-23.
[4] 杨丽,张庸,张继民,刘新,韩树国.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钎料中低碳[J].冶金分析,2013(09):28-31.
[5] 郭飞飞,杨植岗,王学华,徐井然,王朝亮,黄小峰,王蓬.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化硼中总碳[J].冶金分析,2012(07):38-40.
[6] 钟华.纯化学物质校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钛及钛合金中碳[J].冶金分析,2012(03):30-34.
[7] 袁杰,余海军,欧彦楠,李长东.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LiFePO4中碳含量[J].电池工业,2012(06):382-384.
[8] 孙启文,周标.高频红外法测定煤制油催化剂中的碳含量[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02):60-62.
[9] 杨晓静,郭秀红,于艳敏,等 .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工业硅中碳[J].冶金分析,2014,34(7):56-59.YANG Xiao-jing, GUO Xiu-hong, YU Yan-min, et al.Determination of carbon in industrial silicon by high frequency-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J].Metallurgical Analysis, 2014, 34(7):56-59.,2014.
[10] 傅明,黄志强,杨万彪,胡宇东.高频红外碳硫仪快速测定金属硅中的碳和硫[J].分析科学学报,2003(02):199-200.
[11] 张震坤,梁静,陈平.基准物质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硅中总碳量[J].光谱实验室,2004(02):393-395.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