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对从含钽铌废渣中综合回收钽、铌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低碱分解-水浸、稀酸预处理、氢氟酸转型浸出的湿法冶金工艺路线,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其中低碱分解-水浸工艺条件为:碱渣质量比0.6∶1.0、反应温度800℃、反应时间1h,添加剂NaCl添加量为渣量的12%,水浸温度90℃,液固比6∶1,时间0.5h.低碱分解过程中钽和铌的转化率分别为92.3%和98.2%.稀酸预处理后大部分杂质被脱除,钽、铌相对于原渣富集近5倍.转型浸出工艺条件为:硫酸用量为渣量的0.8倍,氢氟酸用量为渣量的0.6倍,反应温度为90℃,液固比为5∶1,反应时间为4h,钽和铌的浸出率分别为99.80%和99.86%,终渣中钽和铌含量分别降至0.03%和0.01%.在最优条件下可得到含Ta2O5 9.50 g·L-1和Nb2O5 2.86 g·L-1的酸浸出液,可直接与现行工业生产中的钽铌萃取分离工艺衔接.全流程钽和铌回收率分别可达98.37%和99.15%.该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程征,伍喜庆,杨平伟.我国钽铌资源的特征及选矿技术[J].金属矿山,2013(07):97-100.
[2] 李淑文.钽铌资源与生产现状[J].中国有色冶金,2008(01):38-41.
[3] 任卿,张锦柱,赵春红.钽、铌资源现状及其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湿法冶金,2006(02):65-69.
[4] 周宏明,郑诗礼,张懿.钽铌湿法冶金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探讨[J].现代化工,2005(04):16-19.
[5] 何季林,张宗国,徐忠亭.中国钽铌湿法冶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8(01):9-14.
[6] 曹钊,曹永丹,李解,屈启龙,王介良.稀土金属及其共生铌的湿法冶金技术现状[J].金属矿山,2013(01):97-100.
[7] 肖军辉,樊珊萍,王振,徐龙华.云南铜、锡、铁多金属尾矿综合利用试验研究[J].稀有金属,2013(06):984-992.
[8] 戴艳阳,钟晖,钟海云.钨渣中钽铌回收研究[J].有色金属,2009(03):87-89.
[9] 张立,钟晖,戴艳阳.钨渣酸浸与钠碱熔融回收钽铌的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8(02):6-9,14.
[10] 杨秀丽,王晓辉,向仕彪,孙青,魏昶,郑诗礼.盐酸法富集钨渣中的钽和铌[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3(03):873-881.
[11] 向仕彪,黄波,王晓辉,郑诗礼.从废钨渣中酸法回收钽铌的研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2(02):5-7,11.
[12] 戴艳阳,钟晖,钟海云.酸浸法从钨渣中回收铌、钽、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02):193-195.
[13] 武彪,尚鹤,温建康.低品位难处理钽铌矿中铌的浸出试验研究[J].稀有金属,2013(05):791-797.
[14] 王晓辉,郑诗礼,徐红彬,张懿.ICP-AES法测定难分解钽铌矿渣中多种金属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03):805-80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