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完个液相法制备了Cu-Zn-Al催化剂,研究了碳纳米管和碳微球的加入对该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一质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合成低碳醉和低碳烃的能力,这种能力归结于较大Cu0晶粒的产生一定量碳微球的加入可大大减小Cu0晶粒度,从而大幅度提高甲醇选择性.
参考文献
[1] | 李德宝,马玉刚,齐会杰,李文怀,孙予罕,钟炳.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J].化学进展,2004(04):584-592. |
[2] | 张建国;宋昭峥;史德文;蒋庆哲 孙贵利 .[J].现代化工,2007,27(suppl):494. |
[3] | Mahdavi V;Peyrovi M H .[J].Catalysis Communications,2006,7:542. |
[4] | 陈宝树;赵九生;张;熊国兴 盛世善 .[J].催化学报,1990,11:265. |
[5] | 李春虎,赵九生,王大祥,张鎏,朱淳礼.纳米载体铜基催化剂对低碳醇合成的影响[J].化工冶金,1996(02):122-127. |
[6] | 黄伟;高志华;郝利峰;阴丽华 谢克昌 .[P].CN 1 613 560,2007. |
[7] | 黄伟;高志华;阴丽华;谢克昌 .[P].CN 1 974 006,2009. |
[8] | 俞林美 .[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8. |
[9] | 王进,陈鸿博,云虹,林敬东,易军,张鸿斌,廖代伟.合成甲醇的催化剂Rh-ZnO/MWNTs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3(01):65-69. |
[10] | 马晓明,林国栋,张鸿斌.碳纳米管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J].催化学报,2006(11):1019-1027. |
[11] | 沈炳顺,武小满,张鸿斌,林国栋,董鑫.Ni修饰碳纳米管促进合成气高效制甲醇Cu基催化剂研究[J].化学学报,2004(18):1721-1728. |
[12] | 王将永,黄伟,高志华,李俊芳.不同Al源和Zr源对完全液相法制备的Cu-Zn-Al-Zr[J].催化学报,2009(11):1119-1124. |
[13] | 樊金串,吴慧,黄伟,谢克昌.表面活性剂对完全液相法制Cu-Zn-Al浆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05):993-999. |
[14] | 杨锡尧.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第十三章程序升温分析技术(下)[J].石油化工,2002(01):63-73. |
[15] | 谭椅生;解红娟;崔海涛;韩怡享,钟炳 .[J].催化学报,2005,26:229.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