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对铸态及完全人工时效处理的ZL104合金在5%NaCl盐雾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 采用扫描电镜(SEM), 能量散射谱(EDS)及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材料不同状态下的组织及表面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腐蚀初始阶段, 经细化和变质处理后的样品最先开始腐蚀, 而未经处理的样品最后开始腐蚀, 只经细化处理的样品居中. 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 上述样品的耐蚀性发生变化. 经44 h以上的连续腐蚀后, 上述样品的腐蚀速率趋于稳定. 此时, 未经细化和变质的样品具有最大的腐蚀深度和面积, 而经细化加变质处理的样品耐蚀性最佳. 红外分析表明腐蚀产物由含羟基的化合物组成.

参考文献

[1] 许春香,张金山,卢卫东.ZL104铝硅合金的细化处理[J].铸造设备研究,2000(06):7-10.
[2] 马洪涛,张柏清,李建国,方鸿生,马晓华.Sr对ZL104合金的变质作用[J].金属热处理,1999(04):19-21.
[3] 张柏清,马洪涛,李建国.新型复合细化剂对ZL104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9(Z1):35.
[4] Mondolfo L F;王祝堂.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
[5] 麦烈霍夫;陈石卿;焦明山.钛合金及铝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2
[6] 赵月红,林乐耘,刘增才,徐杰.铝合金牺牲阳极微观组织的不均匀性对其腐蚀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0(05):341-344.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