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利用气-固相氢同位素交换模型, 对钯柱上的氢同位素排代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计算了氕排代氘、氘排代氕以及氘排代氚过程中钯柱流出端氢同位素各组分丰度随流入气量的变化关系, 研究了氢同位素分离因数、比表面积以及排代柱长度对排代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根据数学模型获得的排代流出曲线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 可以显著地改善排代效果; 对于具有正氢同位素效应的金属-氢体系, 排代效果与分离因数关系密切: 分离因数越大, 排代效果越好; 氘排代氕以及氘排代氚的效果均不如氕排代氘; 在所涉及的范围内, 当体积流速恒定, 排代柱的长度对排代效果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 Foltz G W;Melius C F .SAND 86-8225[Z].New Mexico: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1986.
[2] Melius C F;Foltz G W .SAND 82-8244[Z].New Mexico: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1987.
[3] 陈虎翅,蒋国强,李洁.流通式氘化铀床室温回收氘的研究[J].同位素,1999(01):19-23.
[4] 陆光达,李赣,蒋国强.LaNi5和LaNi4.7Al0.3氢化物柱内氢氘间的排代[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04):595-602.
[5] 李赣,陆光达,蒋国强.钯-氢体系中氢氘的排代研究[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0(04):200-206.
[6] 陆光达,李赣,蒋国强.锆钴氢化物中氢氘的互排代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01):22-28.
[7] Thomas M O.LA-13454-T[M].New Mexico: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1998
[8] Bond G C.Catalysis by Metals[M].London: Academy Press,1962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