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不同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条件下,单一稀土和铝在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及分离系数的研究分析,阐明了当料液的酸度较高时,皂化值为0.35 mol·L-1氯化环烷酸体系可以获得铝和稀土相对更高的分离系数及更好的分离效果.pH值为0.20左右,对于中、高浓度铝的料液基本都能取得较好的稀土和铝分离效果;pH值为0.10左右,对于低浓度铝的料液基本都能取得较好的稀土和铝分离效果.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提高料液酸度实现铝和稀土的有效分离,同时抑制其他非稀土杂质的萃取,更有利于降低产品中杂质的含量.
参考文献
[1] | 贾江涛,廖春生,严纯华,曾东海,冯余清,周静,田北超.萃取法Ca/La在线分离工艺[J].稀土,1999(04):12-15. |
[2] | 严纯华;张亚文;廖春生;贾江涛,王建方,李标国 .萃取法稀土料液浓缩技术[P].CN 1129256,1996. |
[3] | 李永绣,何小彬,辜子英,胡平贵.RECl3与NH4HCO3的沉淀反应及伴生杂质的共沉淀行为[J].稀土,1999(02):19-22. |
[4] | 张安运.H2A 与 TBP协同萃取 RE(Ⅲ)的性能和机理研究[J].稀有金属,2001(01):32-35. |
[5] | 张秀英,尹国寅,薄其兵.环烷酸/正庚烷萃取钪的机理研究[J].稀土,2001(02):14-16. |
[6] | 薄其兵,陆军,李德谦,张秀英,叶伟贞.仲辛基苯氧基乙酸从稀土中萃取分离钪及其机理[J].分析化学,2001(01):45-48. |
[7] | 杨凤丽,王朝新,邓佐国,徐廷华.高钇碳酸稀土净化除杂研究[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2(02):15-17,36. |
[8] | 杨凤丽,邓佐国,徐廷华.环烷酸萃取钇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湿法冶金,2005(03):139-142. |
[9] | 刘峙嵘,周利民,李传茂,江小昌.烷基酰亚胺萃取稀土的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6(05):34-38. |
[10] | 常宏涛,吴文远,王丹,边雪,涂赣峰.P204-HCl-H3cit体系分离镨钕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8(02):234-239. |
[11] | 常宏涛,吴文远,涂赣峰,赵治华,李东,桑晓云.P204-HCl-H3cit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的研究[J].稀土,2008(03):18-21. |
[12] | 王丹,吴文远,常宏涛,边雪,涂赣峰.P204-HCl-H3cit体系分离轻稀土元素的研究[J].有色矿冶,2008(05):31-32,41. |
[13] | 曾天元 .关于我国稀土提取分离的进展、存在问题和改进途径初探[J].有色冶炼,1996,25(04):13. |
[14] | 徐光宪.稀土[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578. |
[15] | 袁承业 .稀土萃取剂的化学结构与性能问题[J].科学通报,1977,22(11):465.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