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快淬法制备SmFe合金的过程中,在不同快淬速率下会得到4种不同外部形貌的合金,采用XRD,SEM,EDS等方法分析不同快淬速率下SmFe合金的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研究快淬速率及Sm含量对快淬态合金薄带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快淬速率的升高,冷却速度及过冷度也随之升高,合金薄带的相组成与组织形貌发生较大的改变,当快淬速率达到15 m·s-1时,SmFe合金的相结构开始由Th2 Zn 17型晶体结构转变为TbCu7型结构,通过对不同快淬速率下获得的合金薄带进行SEM和EDS分析,确定快淬态的SmFe合金薄带均由α-Fe枝晶相、包晶SmFe相及富Sm相组成,并且随着快淬速率的升高,枝晶逐渐向等轴晶转变,晶粒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当快淬速率达到40 m·s-1时,枝晶生长转变为球状晶生长,晶粒大幅度细化,同时偏析现象消失,组织分布均匀化;通过对在同一快淬速率下获得的不同Sm含量的快淬SmFe合金薄带进行XRD分析,发现Sm含量的降低有利于TbCu7型结构的SmFe合金的获得,经SEM与EDS分析,发现随着Sm含量的增多,合金组织中α-Fe枝晶相逐渐减少,富Sm相逐渐增多.
参考文献
[1] | 陈钟敏,王笑天.稀土永磁材料微观结构与技术磁性关系的现状和研究设想[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1(04):26-30. |
[2] | 周晓庆,刘颖,李军,郑华雄,谢发尹.热处理对Sm2Co17型合金组织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01):67-71. |
[3] | 郭宝会.显微组织对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的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24-27. |
[4] | 王伟,倪建森,徐晖,周邦新,金红明,王占勇.Nd11Fe71Co8V1.5Cr1B7.5合金结构与磁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3(05):525-527. |
[5] | 文雪萍,易健宏,张路生,彭元东,李丽娅.高温2:17型SmCo永磁体的显微组织及其与磁性能的关系[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01):38-42. |
[6] | 合金成分对高温Sm(Co,Fe,Cu,Zr)z磁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05):296-299. |
[7] | 王小红,刘颖,叶金文,涂铭旌.合金元素对Sm2Fe17Nx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7(z1):304-306,315. |
[8] | 马建勋,严密,赵传礼,肖洪博,文玉华,杨德仁.氮化前显微组织对SmFeN合金磁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02):244-247,251. |
[9] | 刘宁,杨根仓,刘峰,杨长林.快速凝固Fe-Co合金中的亚稳相[J].材料研究学报,2010(05):525-529. |
[10] | SUN Jibing,CUI Chunxiang,ZHANG Ying,LI lin,GAO Jianxia,LIU Yuling.Structur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Sm2Fe17-xNbx (x = 0-4) alloys prepared by HDDR processes and their nitrides[J].稀有金属(英文版),2006(02):129-137. |
[11] | 叶金文,刘颖,朱国丽,高升吉,涂铭旌.Sm2Fe17合金的凝固和热处理过程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12):1975-1978.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