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致密连续的渗锆合金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观察了试样截面与表面的微观组织,并对其表面的物相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且对不锈钢基材与渗锆合金层分别进行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渗锆改性层的组织为柱状晶,渗锆改性层与基体有一明显分界线,且与基体呈良好的固态冶金扩散结合,渗锆改性层的物相主要为:ZrFe2,ZrC;在0.5 mol·L-1 HCl溶液、3.5% NaCl溶液、0.5 mol·L-1 NaOH溶液中,不锈钢基材的相对腐蚀速度分别是渗Zr合金层的24.43倍、2.44倍、1.90倍;未处理的不锈钢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而渗Zr合金层表面只出现轻微的局部腐蚀,可见经渗锆处理后,不锈钢的耐蚀性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 罗宏,龚敏.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05):357-360. |
[2] | 徐重,张高会,张平则,张艳梅,池成忠,袁庆龙.双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5(06):73-78. |
[3] | 蔡航伟,高原,马志康,王成磊,袁琳,张维,李冰.钨钼钇等离子共渗工艺及渗层组织的研究[J].表面技术,2012(02):16-19. |
[4] | 高原,徐晋勇,高清,成均,徐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分析[J].热加工工艺,2006(06):56-59. |
[5] | 陈红梅,范常有,柳玉柱,文衍宣,钟夏平.Ce含量对Al在3.5%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J].稀有金属,2011(05):657-661. |
[6] | 高原,王成磊,刘燕萍,徐晋勇.双层辉光等离子制备TiN渗镀层的耐蚀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06):143-147. |
[7] | 田宗军,高雪松,黄因慧,刘志东,沈理达,王东生.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MCrAlY涂层热腐蚀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08):1439-1442. |
[8] | 刘敬福,李荣德,宋建,白彦华.Zr对ZA35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J].铸造,2012(03):308-311. |
[9] | Wever DJ;Veldhuizen AG;de-Vries J;Busscher HJ;Uges DR;van-Horn JR .Electrochemical and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a nickel-titanium alloy.[J].Biomaterials,1998(7/9):761-769.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