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环路热管(ALHP).该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泵代替了传统的毛细力驱动,通过控制储液罐的温度调节整个系统的压力.系统的压力决定了工作于气液两相区的蒸发器的工作温度.储液罐温度控制采用半导体冷却装置.为了使半导体冷却器能够更好的工作,文章提出了两种半导体冷却器的布置方式并对两种方案制冷能力进行比较,最后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提出了优选方案.
参考文献
[1] | 徐德胜.半导体制冷与应用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7-12. |
[2] | 魏宏玲,章秋宝.基于液体循环冷却的温差半导体的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05(05):298-300. |
[3] | 罗清海;汤广发;李涛 .[J].制冷与空调,2005,5(05) |
[4] | 庞长林;王晓浩;周兆英.[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12) |
[5] | 刘华军;李来凤 .[J].低温工程,2004,32 |
[6] | 任欣,张鹏.有限散热强度下半导体制冷器性能的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03(04):57-62. |
[7] | 尚传勋,汤兰祥,马静静,韩力军,纪成尧.应用于载人航天器舱内散热的热管技术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02):109-114. |
[8] | wanson T D;Birur G C .[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3,23:1055. |
[9] | 向艳超,侯增祺,张加迅.环路热管技术(LHP)的发展现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04):682-684. |
[10] | 章熙民;任泽霈;梅飞鸣;王中铮.传热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1-42. |
[11] | 潘文全.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16-122. |
[12] | 张鹏,王如竹.特殊低温温度传感器:超导温度传感器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J].低温物理学报,2002(03):224-229. |
[13] | 饶荣水,王惠龄.高温超导制冷机直接冷却中界面热阻的辨识与实验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3(03):209-214.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