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利用柠檬酸盐法制备的Zn(Al)O的介电性能.XRD分析显示先驱体燃烧后制成了单相的Zn(Al)O.热重分析显示先驱体易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残留.燃烧产物经600℃,90min加热除去炭黑.2~18GHz的介电谱测量结果显示含炭黑的Zn(Al)O的复介电常数无论实部还是虚部均高于不含炭黑Zn(Al)O;介电谱还显示Zn(Al)O分别在X、Ku波段存在两个损耗峰.其中X波段的损耗峰位易受炭黑的影响,发生移动;Ku波段的损耗峰较稳定.文章理论计算Zn(Al)O微波吸收率.显示出Zn(Al)O对微波具有良好的透波作用.因此,当Zn(Al)O做红外反射材料时,不影响底层材料对微波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 马格林,曹全喜,黄云霞.红外和雷达复合隐身材料--掺杂氧化物半导体[J].红外技术,2003(04):77-80. |
[2] | 付恩刚,庄大明,张弓.掺铝氧化锌薄膜的红外性能及机制[J].金属学报,2005(03):333-336. |
[3] | 陈猛;白雪冬;裴志良.In2O3:Sn(ITO)薄膜的光学特性研究[J].金属学报,1999(09):935-938. |
[4] | 范志新,孙以材,陈玖琳.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理论计算[J].半导体学报,2001(11):1382-1386. |
[5] | 王自荣.ITO涂料在8~14μm波段红外发射率的研究[J].红外技术,1999(01):41. |
[6] | 王自荣,余大斌,孙晓泉.红外隐身涂料颜料发射率研究[J].上海航天,2000(01):24-26,39. |
[7] | 张立德;牟秀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1. |
[8] | 陈曙;蒋正生;陆怀先.FeB纳米颗粒的隐身性能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0(04):57-59.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