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原子荧光分析方法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中国已有30年的历史.通过对该领域30年来的文献统计与数据分析,综述了该方法在检测元素、分析对象、仪器开发等方面的进展概况.

参考文献

[1] Winefordner J D;Vickers T J .Atomicence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s a means of chemical analysis[J].Analytical Chemistry,1964,36:161-164.
[2] 杜文虎.原子荧光光度法[J].冶金地质科技情报,1974(02):24-29.
[3] 杜文虎 .原子荧光光度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5(01):110-126.
[4] 杜文虎 .冷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J].分析化学,1976,4(02):94-99.
[5] 郭小伟;杨密云 .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法在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1980,8(05):466-470.
[6] 郭小伟;杨密云;吴堂 等.双道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仪的研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3,3(02):124-129.
[7] 郭小伟 .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法在地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7,7(05):21-24.
[8] 郭小伟;郭旭明.蒸汽发生-原子光谱分析法的新进展[A].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 郭小伟,郭旭明.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1993(04):92.
[10] 郭小伟.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的进展及其任务[J].岩矿测试,1992(01):6.
[11] 郭小伟.氢化物-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化探分析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85(04):250.
[12] 郭小伟;郭旭明 .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法在AAS/AFS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5,15(03):97-102.
[13] 刘明钟;郭小伟;张锦茂 .脉冲空心阴极灯作为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法的光源研究[J].分析化学,1988,16(01):34-39.
[14] 郭旭明,郭小伟,黄本立.氢化物的气相富集及其在超痕量分析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04):533-536.
[15] 郭小伟;郭旭明 .硼氢化钠与锌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研究及其分析应用[J].分析化学,1998,26(06):674-678.
[16] 郭小伟;郭旭明 .从碱性溶液中发生氢化物的原子荧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Te4+和Te6+[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6,16(03):88-92.
[17] 黄本立;吴廷照;严慰章 等.原子光谱分析三十年[J].分析化学,1979,7(05):378-399.
[18] 高英奇.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1989(04):105.
[19] 何华焜,舒永红.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火焰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1995(02):76.
[20] 邱海鸥,郑洪涛,汤志勇.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3(01):101-108.
[21] 李华昌,符斌.九十年代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技术进展[J].冶金分析,1999(04):22-29.
[22] 李果;吴联源;杨忠涛.原子荧光光谱分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23] 李安模;魏继中.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4] 邓勃.应用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5] 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原子荧光光谱法--一种新的分析技术[J].矿石分析译文,1975(3-4):150-164.
[26] 《分析化学》编委会.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分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
[27] 铃木正已;王珏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附原子荧光光度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28] 陕西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质研究所.冶金系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经验交流会资料汇报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7
[29] 郭小伟;郭旭明 .饮用水中超痕量镉的蒸汽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J].上海环境科学,1994,13(09):12-24.
[30] 周根林.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在冶金等分析中的应用[J].矿冶,1998(03):92.
[31] 徐宝玲;严兆章 .原子荧光光度法在金属分析中的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81,17(01):39-45.
[32] 沙艳梅 .1991-1995年中国人发微量元素分析现状[J].地质实验室,1997,13(02):99-108.
[33] 汪明礼.原子吸收及荧光光谱与我国农业测试[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7(01):1-14.
[34] 王永芳.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05):633-634.
[35] 郭小伟;郭旭明 .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分析法进展及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1995,14(07):28-31,37.
[36] 骆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析法进展及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254-258.
[37]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双道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研制[J].化学学报,1977,35(1-2):79-85.
[38] 吴联源,李继升.原子荧光氢化法在地质样品中的应用[J].岩石矿物及测试,1983(03):235.
[39] 西安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小火焰原子化技术在无色散原子荧光上的应用[P].CN 03134241.8
[40] 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 .多通道原子荧光光谱仪[P].CN 03262713.0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