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迄今已发现金矿床(点)200余个,其黄金储量达1 100余t.文章在系统阐述西秦岭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总结了该区已知金矿床(点)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金矿的控矿因素,并利用分形方法对资源潜力进行了估算,认为西秦岭地区有很大的资源潜力.找矿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 杜子图;吴淦国.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及金矿成矿构造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 |
[2] | 杨书恒;张凤岭;殷鸿福 等.西秦岭造山带演化与成矿[J].四川地质学报,1996,16(01):73-79. |
[3] | 杜子图;吴淦国.西秦岭地区构造体系及金矿成矿构造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6. |
[4] | 方春家.甘肃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甘肃冶金,2005(03):61-63. |
[5] | 陶炳昆.关于西秦岭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时代期次问题的讨论[J].地球化学,1982(04):340-347. |
[6] | 李永军,丁仨平,陈永彬,刘志武,董俊刚.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的新认识[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03):8-11. |
[7] | 卢哲;权君娟;同德飞 .西秦岭中川花岗岩岩浆活动特征及地质效应[J].甘肃地质学报,2003,12(02):25-30. |
[8] | 赵希刚.多元地学数据信息处理及解译在西秦岭地区金矿找矿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1997(04):209-217. |
[9] | 李长江;麻土华.矿产勘查中的分形、混沌与ANN[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58-59.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