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针对粉状矿体工程地质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放矿试验验证的研究体系,得到粉矿地段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合理大结构参数为14 m×16 m×3.4 m.经现场应用,回收率达86.47 %,矿石贫化率为21.65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粉状矿体地段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大间距结构模型,总体变化趋势是,总回收率、纯矿石回收率随着放矿步距的增大而增大,而岩石混入率则随着放矿步距的增大而减小;回收指标受放矿步距影响显著,在设备铲装能力许可的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步距0.4 m左右,即放矿步距为3.8 m.

参考文献

[1] 董振民 .加大进路间距降低采矿成本[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9,31(02):7-11.
[2] 董振民;何士海;李永民.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采矿理论的重大突破[J].金属矿山,2009(增刊):145-150.
[3] 金闯,董振民,贡锁国,俞胜建,光永祥.梅山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加大结构参数研究[J].金属矿山,2000(04):16-19.
[4] 陈清运,何玉早.中小型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J].金属矿山,2005(01):23-25,38.
[5] 张国联;邱景平.软破矿岩大参数无底柱开采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7.
[6] 张国联,邱景平,宋守志.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最佳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J].中国矿业,2003(12):49-5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