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哀牢山构造带是西南三江地区最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构造岩浆带之一.哀牢山构造带由于受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以及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影响,成矿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构造带内金矿床类型复杂.从矿床应用类型的角度,将哀牢山构造带的金矿床划分7种金矿床类型.袁牢山构造带金矿成矿作用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成矿地质背景统一性,成矿(矿化)类型多样性,成矿时代多期性,成矿物质多源性,矿床空间分布的集中性,成矿过程的复杂性.并总结了哀牢山构造带内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何明友.云南老王寨超大型金矿床形成机理探讨[J].矿物岩石,1995(增刊1):123-127.
[2] 胡瑞忠;毕献武;何明友 等.哀牢山金矿带矿化剂对金成矿的制约[J].中国科学D辑,1998,28(增刊1):24-30.
[3] 何明勤;杨世瑜;陈昌勇.滇西小龙潭-马厂箐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6.
[4] 蔡新平,徐兴旺,张宝林,秦大军,梁光河,王杰.滇西墨江金厂金矿床时空四维结构模型[J].矿床地质,1999(01):55-62.
[5] 应汉龙,王登红,刘和林.云南墨江金厂镍-金矿床镍矿化地质特征及形成时间[J].矿床地质,2005(01):44-51.
[6] 李元 .墨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J].云南地质,1992,11(02):130-143.
[7] 韩润生,金世昌,雷丽.云南元阳大坪改造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液系统地球化学[J].矿物学报,1997(03):337-344.
[8] 薛传东,刘星,谈树成,秦德先.云南老王寨金矿床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J].矿物岩石,2002(03):10-16.
[9] 何明友.云南老王寨金矿床含矿流体来源及其特性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6(01):36.
[10] 任胜利;秦功炯;池三川 等.云南老王寨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5,20(01):47-52.
[11] 陈锦荣,崔学武,武玉海,金宝义.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J].黄金地质,2002(01):1-5.
[12] 徐研非 .元阳大坪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J].云南地质,1989,10(02):171-177.
[13] 毕献武,胡瑞忠.云南大坪金矿床矿化剂来源及其对金成矿的制约[J].矿物学报,1999(01):28-33.
[14] 胡瑞忠,毕献武,G. Turner,P. Burnard.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流体He和Ar同位素地球化学[J].中国科学D辑,1999(04):321-330.
[15] 孙晓明,熊德信,王生伟,石贵勇,翟伟.云南大坪金矿白钨矿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成矿意义[J].岩石学报,2006(03):725-732.
[16] 熊德信,孙晓明,翟伟,石贵勇,王生伟.云南大坪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富CO2流体包裹体及其成矿意义[J].地质学报,2007(05):640-653.
[17] 张志兰;张树发;袁海华 等.云南墨江金厂金矿的同位素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14(04):29-41.
[18] 葛良胜,邓军,李汉光,杨立强,张文钊,袁士松,邢俊兵.云南大坪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叠加成矿作用: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J].岩石学报,2007(09):2131-2143.
[19] 胡瑞忠;毕献武;Turner G 等.马厂箐铜矿床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体系[J].中国科学D辑,1997,27(06):503-508.
[20] 梁华英,谢应雯,张玉泉,Ian Campbell.富钾碱性岩体形成演化对铜矿成矿制约--以马厂箐铜矿为例[J].自然科学进展,2004(01):116-120.
[21] 王治华,郭晓东,葛良胜,王科强,邹依林,张勇,喻万强.云南祥云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09(04):343-351.
[22] 毕献武,胡瑞忠,彭建堂,吴开兴,苏文超,战新志.姚安和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05(01):113-124.
[23] 李元 .云南金厂金矿床蚀变超基性岩体与金的成矿作用[J].地质与勘探,1998,34(05):28-32.
[24] 方维萱,胡瑞忠,谢桂青,漆亮,苏文超.云南墨江镍金矿床主要控矿因素分析与研究[J].矿物学报,2001(01):80-88.
[25] 李光明,刘铁兵,邹为雷,曾庆栋,张连昌.墨江金矿矿体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及深部找矿方向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1(01):55-59.
[26] 谢桂青,胡瑞忠,倪培,苏文超.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矿物学报,2001(04):613-618.
[27] 李定谋;曹志敏;覃功炯.哀牢山蛇绿混杂岩带金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8] 李定谋,李保华.云南哀牢山金矿床的成矿条件[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0(01):60-77.
[29] 沈上越;魏启荣;程惠兰 等.云南哀牢山金矿带成因类型探讨[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7,17(21):73-84.
[30] 胡云中;唐尚鹑;王海平.哀牢山金矿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68.
[31] 方维萱,胡瑞忠,谢桂青,苏文超,漆亮.墨江镍金矿床(黄铁矿)硅质岩的成岩成矿时代[J].科学通报,2001(10):857-859.
[32] 谢桂青,胡瑞忠,毛景文,方维萱,李瑞玲.云南省墨江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J].矿床地质,2004(02):253-260.
[33] 毕献武,胡瑞忠,何明友.哀牢山金矿带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1996(14):1301-1303.
[34] 边千韬.地球壳、幔结构构造与超大型床形成关系初议(以云南地区为例)[A].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49-569.
[35] 边千韬 .地球壳幔结构构造与老王寨超大型金矿床形成关系探索[J].中国科学D辑,1998,28(04):303-308.
[36] 应汉龙,刘秉光.云南老王寨金矿床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的限定[J].黄金科学技术,2000(02):15.
[37] 顾雪祥,唐菊兴,王成善,陆彦,王乾.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与(超)大型矿集区的形成:科学问题与思考[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04):344-349.
[38] 王成善,唐菊兴,顾雪祥,陆彦.喜马拉雅构造一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J].矿物岩石,2001(03):146-152.
[39] 侯增谦,李红阳.试论幔柱构造与成矿系统--以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为例[J].矿床地质,1998(02):97-113.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