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设计一个运行性能优良、可控性好的熔窑,是玻璃熔窑设计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单纯凭经验设计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借助于模拟技术有可能做到这一点.本文报道运用模拟技术设计玻璃池窑的一个实例.文中简要介绍了模拟技术本身必须的改进或发展以及模拟技术实施的步骤,图示了若干模拟结果.按照模拟技术提供的优化方案建成的玻璃池窑,经过近2年时间的运行,性能相当令人满意.该池窑具有滴料后调整时间短、可控性好、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熔制玻璃质量高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周志豪.物理模型法在改进池窑结构和操作上的应用(一)[J].玻璃与搪瓷,1981(04):39.
[2] 赵国昌.熔窑内玻璃液流动与传热的模型实验[J].玻璃与搪瓷,1994(05):1.
[3] 孙承绪;宋力昕 .浮法玻璃熔窑内液流运动和传热的三维数学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1(03):273-281.
[4] 祁建伟;胡桅林;过增元 .玻璃熔制过程三维数学模拟的运用[J].硅酸盐通报,1998,17(01):16-23.
[5] 陈泽敬;胡桅林.具有电助熔与鼓泡的玻璃熔窑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J].电子玻璃技术,2000(1-2):1-8.
[6] 胡桅林.评价熔窑内玻璃液澄清过程的定量指标[J].玻璃与搪瓷,1994(03):5.
[7] 杨志强 .玻璃池窑液流和鼓泡过程研究及在E玻璃单元窑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199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