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固定主要原料烧结板状刚玉、锆莫来石、石墨,添加剂Al粉、Si粉以及结合剂热固性酚醛树脂等的加入量,加入不同量的Mn配制成Mn、C质量比不同的Al2O3-ZrO2-C试样,埋炭烧成后检测各试样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试样的氧化层厚度先随Mn加入量的增加(即Mn与C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即抗氧化性提高;至Mn与C质量比为1:4时,氧化层厚度最小,即抗氧化性最佳;当Mn含量继续增加时,氧化层厚度又开始增加,即抗氧化性降低.

参考文献

[1] 钟香崇;李庭寿.耐火材料科技进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2] 汪荣绥 .钢铁工业用含碳和非氧化物耐火材料生产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外耐火材料,1992,17(01):1-6.
[3] 苏天森 .当代炼钢生产发展态势对耐火材料的新要求[J].耐火材料,1994,28(01):11-14.
[4] Zhong Xiangchong;Sun Gengchen;Liu Xinyu.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carbon-bonded corundum - mullite - zirconia materials[C].Proceedings of UNITECR' 89,Anaheim,USA,1989:1803-1813.
[5] 张文杰;李楠.碳复合耐火材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6] 候谨,杜艳华,赵文广,宋希文,吴熙顺,孙加林.Mn对炭材料中碳网络化结构形成的影响[J].耐火材料,2003(06):336-338.
[7] 金从进,邱文冬,孙加林,洪彦若,王天仇,施岳明.铝碳锆材料的抗氧化性研究[C].'99全国连铸与电炉用耐火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1999:370-374.
[8] Thaddeus B.Massalak BINARY ALLOY PHASE DIAGRAMS Materials Park[M].Ohio: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ls,1990:859-861.
[9] 蒋明学;李勇.陈肇友耐火材料论文选[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10] 刘开琪.含炭耐火材料抗氧化涂料的配制及抗氧化原理[J].耐火材料,2000(01):20-22.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