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金属摩擦副在服役过程中因磨损而导致失效,造成零件报废而产生极大的损失和浪费问题,概述了通过表面强化提高金属摩擦副表面强度增加耐磨性、添加润滑油或通过润滑油改性等方式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其寿命的两种常规方法,对能根本改善磨损状况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推广应用瓶颈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 周平安.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前景[J].中国表面工程,2004(01):39-41,46. |
[2] | 徐滨士;朱绍华.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
[3] | 欧忠文,徐滨士,马世宁,史佩京,丁培道.磨损部件自修复原理与纳米润滑材料的自修复设计构思[J].表面技术,2001(06):47-49,53. |
[4] | Drozdov Y N.Themainproblems ofthe spacetribology[A].Austria:Vinena,2001:385-382. |
[5] | 董浚修,蒋松,易世泽.摩擦化学处理表面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7(03):61-63. |
[6] | 姜秉新;陈波水;董浚修.铜型添加剂摩擦修复作用的可行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9(02):50-52. |
[7] | 夏延秋;杨文通;马先贵.纳米级铜粉改善润滑油抗磨性能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8(05):43-44. |
[8] | 刘维民,夏延秋,韩宁,张泽抚,薛群基.碳钢表面渗硼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2(05):347-351. |
[9] | 王立光,胡泽善,叶毅,董浚修,陈国需.纳米氢氧化锰抗磨减磨添加剂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9(05):30-32. |
[10] | 郭风炜 .摩圣摩擦表面再生技术[J].铸造,2003,52:830-835. |
[11] | 韦周 .奇葩在东方绽放[OL].http://www.chinatradenews.com.cn/2003-08-21/9101112.htm#16 |
[12] | 董伟达.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3(05):31-35. |
[13] | 董伟达.工程机械减摩自修复材料技术[J].机械工程师,2003(03):3-6. |
[14] | 周培钰.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在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上的应用试验[J].铁道机车车辆,2003(05):13-15,53. |
[15] | 戴振东;王珉;薛群基.摩擦体系热力学引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