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AZ91D经微弧氧化处理后得到与基体结合牢固、表面多孔的氧化膜,研究了在该氧化膜上涂覆有机涂层进行封孔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从复合膜层的横截面分析了有机涂层对微弧氧化膜层的封孔情况,并对封孔后的镁合金表面膜层的结合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初步试验分析.研究表明,有机涂层能渗入微弧氧化膜孔洞内5~30μm,与氧化膜层结合紧密.经1% HCl溶液浸泡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有机封孔后的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 翟春泉,曾小勤,丁文江,王渠东,吕宜振,徐小平.镁合金的开发与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01(01):6-10. |
[2] | 汪之清 .国外镁合金压铸技术的发展[J].铸造,1997,46(08):48-57. |
[3] | Guang Ling Song;Andrej Atrens .Corrosion mechanisms of magnesium alloys[J].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1999(1):11-33. |
[4] | Hillis J E.Surface engineering of magnesium alloys[A].Ohio:ASM International,1994:819-834. |
[5] | 涂运骥;高瑾 .镁合金有机涂层保护体系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3,36(12):1. |
[6] | 涂运骥;高瑾;李久青.镁合金涂装保护体系失效特性及铬酸盐转化膜的影响[A].北京: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2003:504-507. |
[7] | 薛文斌;来永春;邓志威 等.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规律[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8,19(03):42-44. |
[8] | 来永春,施修龄,华铭.铝合金表面等离子微弧氧化处理技术[J].电镀与涂饰,2003(03):1-3. |
[9] | 薛文斌,邓志威,张通和,陈如意,李永良.铸造镁合金微弧氧化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06):353-356. |
[10] | 来永春.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2(10):31-33,35. |
[11] | 蒋百灵,吴国建,张淑芬,雷廷权.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及微观结构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2(01):5-7. |
[12] | 薛文斌,邓志威,来永春,陈如意,张通和.有色金属表面微弧氧化技术评述[J].金属热处理,2000(01):1-3. |
[13] | 蒋百灵,张淑芬,吴国建,雷廷权.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显微缺陷与相组成及其耐蚀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03):454-457.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