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磷化液中加入纳米Al2O3的方法,在碳钢表面形成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纳米Al2O3复合磷化膜,为需要耐磨性较高的齿轮、活塞环、轴承套、压缩机等运动承载件磷化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电子探针、SEM、显微硬度仪及UMT-2显微磨损实验机等检测仪器对磷化液中纳米Al2O3颗粒含量对复合磷化膜中纳米颗粒复合量、磷化膜表面形貌、膜的显微硬度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磷化液中纳米Al2O3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量增加,表面光滑,显微硬度提高,摩擦因数减小,减摩性增强.当磷化液中Al2O3颗粒含量为10g/L时,磷化膜具有最佳的耐磨减摩性,进一步提高磷化液中的纳米颗粒含量,磷化膜性能反而下降.
参考文献
[1] | 黄丽,孙正滨,张金生.复合材料领域中的纳米技术进展[J].复合材料学报,2001(03):1-4. |
[2] | 赵璐璐,金红,金彦,李梦轲.镍-磷-纳米SiO2化学复合镀层耐腐蚀特性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288-291. |
[3] | 徐龙堂,周美玲,徐滨士.含纳米粉镀液的电刷镀复合镀层试验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1999(03):7. |
[4] | 冯文洁,唐海红,赵志英,莫传旭.浅谈纳米氧化铝的研制及应用[J].山西冶金,2004(03):49-51. |
[5] | 陈小华,张刚,陈传盛,易国君,蒋文忠.镍磷化学复合镀碳纳米管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3(06):1320-1324. |
[6] | 张玉峰,李敏睿.高强度常温复合发蓝膜层结构及耐磨性研究[J].表面技术,2003(03):31-33. |
[7] | 李相国.复合磷化膜的耐磨性[J].机械工程师,2005(02):76-77. |
[8] | 雷霆,李淑英.纳米Al2O3增强磷化膜耐磨性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6(04):16-20. |
[9] | 王章忠.钢铁材料表面锰磷化膜的耐磨性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2(07):42-44. |
[10] | 刘治国,李金生,王锡义.锰系耐磨磷化工艺改进[J].电镀与精饰,2007(03):37-39. |
[11] | 李金刚.耐磨复合磷化液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79-81,87. |
[12] | 吴德枫,迟长志,时海芳.耐磨复合磷化工艺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z2):233-235. |
[13] | JOHN DONOFRIO .ZINC PHOSPHATING[J].Metal finishing,2000(6):64-80. |
[14] | Andrzej Kozowski;Witold Czechowski .Wear resistance of manganese phosphate coatings[J].Electrodeposition and Surface Treatment,1975,3(01):55-63. |
[15] | 周谟银;方肖露.金属磷化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1-2. |
[16] | 尹健,朱建培.注塑模电刷镀纳米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2(03):25-27. |
[17] | 王家安,赵振铎,王丽君.中温锌系磷化膜及皂化膜的组织结构研究[J].材料保护,2007(01):8-9,27. |
[18] | 高玉周,李崇,张会臣,许晓磊,陈文刚.压缩机动涡旋表面磷化膜层的磨损性能[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02):127-129. |
[19] | 钟彬,苟伟,李国卿,胡远荣.氮气含量对CrNx薄膜相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03):134-137,144.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