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研究了化学氧化处理对不锈钢(1Cr18Ni9Ti)表面亲水性、表面自由能及表面化学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此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氧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不锈钢的表面亲水性,且亲水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佳工艺条件是处理温度为75℃,处理时间为8min;经化学氧化处理后,不锈钢的表面自由能γgs及其极性分量γgsp显著增大,使不锈钢表面呈现出极强的亲水性;多功能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表面自由能γgs及其极性分量γgsp的增加与表面及一定厚度范围内含氧极性基团的增加有关.

参考文献

[1] 尚广瑞,杨晓东,丛茜,任露泉.不锈钢微米级球冠形表面的润湿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05):719-722.
[2] 袁媛,马元辉,尹民,刘昌胜,谢小波,朱瑞瑞.低频RF-等离子体处理对医用不锈钢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460-465.
[3] 朱岳麟;熊常建;周建军 等.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技术的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1990,19(03):4-6.
[4] 谈华平 .不锈钢化学转化膜耐蚀性能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5] 朱立群,刘锋,张玮.铝合金表面亲水膜层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3(06):23-25.
[6] 陈杰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聚酯(PET)表面润湿性与表面结构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03):466.
[7] 王正烈;周亚平;李松林.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5-176.
[8] 颜肖慈;罗明道.界面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75-178.
[9] Owens D K;Wendt R C .Estimation of the surface free energy of polymer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69,13(08):1741.
[10] 程干炬;谢祖林;许学锋 .固体和溶液表面张力及其分量的测定[J].表面技术,1991,20(06):35-38.
[11] 鲍甫成,王正,郭文静.杨木和杉木木材表面性质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4(01):131-13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