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化学方法、称量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冷轧板在不同工序的微观形貌、耐蚀性及其残留物总量和残铁量.结果表明:不同工序的表面形貌相差不大且耐蚀性差别也不显著;不同工序的表面清洁度有明显差别,其中冷轧工序残留物总量最多;同一工序的板材的不同位置表面残留物含量也略有不同,中间部位的残留物含量小于操作侧和驱动侧.

参考文献

[1] 杨响云,洪运涛,万承胜,刘学庚.带钢表面清洁度的探讨[J].上海金属,2007(05):168-170.
[2] 邹美平,郦希,钟庆东,徐乃欣.表面污染物对冷轧低碳钢板耐大气腐蚀性能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2002(05):196-198.
[3] 朱大俊,邓菡,周一林.冷轧带钢表面清洁度的研究[J].轧钢,2002(01):10-11.
[4] 孙斌.分光光度计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J].分析仪器,2007(01):53-56.
[5] 单凯军,关允,李俊华,胡小煌,余晓静.冷轧轧制后板面残留物测试及讨论[J].轧钢,2001(03):8-11.
[6] 夏春兰,吴田,刘海宁,楼台芳,胡超珍.铁极化曲线的测定及应用实验研究[J].大学化学,2003(05):38-41.
[7] 曾为民,赵俊宏,马玉录.化学镀Ni-W-P工艺及其应用[J].材料保护,2007(07):36-39.
[8] 张力.冷轧板表面清洁度探讨[J].天津冶金,2003(05):16-1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