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能谱(XPS)研究了竹叶提取液及其与碘离子复配后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竹叶提取液中的有效缓蚀成分在Q235钢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且碘离子的加入促进了竹叶提取液中有效缓蚀成分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
参考文献
[1] | 王慧龙,郑家燊.环境友好缓蚀剂的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2(05):275-279. |
[2] | 许淳淳,何海平.钨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协同缓蚀作用研究[J].表面技术,2005(03):33-35. |
[3] | 汤兵,陈欣义.酸洗过程中的缓蚀剂[J].清洗世界,2006(02):22-28. |
[4] | 郑兴文,龚敏,邹振,魏巍,黄文恒.竹叶提取液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复配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9(05):443-446. |
[5] | 郑兴文,龚敏,邹振,魏巍,黄文恒.竹叶提取液的制备及其缓蚀性能[J].材料保护,2010(02):21-23,32. |
[6] | 王慧龙,姜文凤.3-苯基-4-苯亚甲基氨基-5-巯基-1,2,4-三唑与碘化钾的缓蚀协同效应[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04):246-248. |
[7] | 于世林;李寅蔚;夏心泉.波谱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
[8] | 陈秀英.竹叶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2003(04):28-30. |
[9] | 刘秀玉 .铁、不锈钢表面自组装膜的表征及其电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 |
[10] | 冯媛媛 .铁表面自组装含氮杂环化合物、卟啉类和烷基胺类分子膜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 |
[11] | 王建祺;吴文辉;冯大明.电子能谱学引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
[12] | 周兆祥 .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2,4(01):44-51. |
[13] | 毛燕.早竹和高节竹叶化学成分的初步测定[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04):410-414. |
[14] | 陆志科,廖威.毛竹叶化学成分的初步测定[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1):46-48. |
[15] | 郭睿,吴从华,左笑,李歌.氯离子与咪唑啉复配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J].表面技术,2006(03):64-66.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