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对42CrMo钢进行磨削淬火和高频感应淬火,对比研究了两种强化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厚度.结果表明:高频感应淬火强化层的厚度、组织及截面显微硬度分布都较为均匀,组织为细针状的马氏体组织;磨削淬火强化层的厚度不均匀,组织以板条状马氏体为主,由表及里呈现“细→略粗→细”的变化规律,显微硬度高于高频感应淬火强化层.

参考文献

[1] BRINKSMEIER E;BROCKHOFF T.Utilization of Grinding Heat as a New Heat Treatment Process[J].Annals of the CIRP,1996(01):283-286.
[2] T. Brockhoff .Grind-hardening: a comprehensive view[J].CIRP Annals,1999(1):255-260.
[3] 马占龙,韩正铜,杜长龙.磨削淬火技术的应用展望[J].煤矿机械,2008(03):6-7.
[4] 张建华,葛培琪,张磊.磨削淬火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工具技术,2006(11):3-5.
[5] 张金煜,王贵成,张春燕,裴宏杰.一种绿色的表面淬火工艺-磨削淬硬[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07):206-208.
[6] 吴弘,梁东影,谢晓琼.瓦楞辊失效分析及循环淬火表面强化[J].包装工程,2007(12):158-160.
[7] 时海芳,刘波,马壮,刘克铭.砂轮粒度对42CrMo钢磨削强化层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04):27-29.
[8] 张宁菊.磨削加工与表面淬火集成技术[J].机械制造,2005(02):53-54.
[9] 孙希泰.材料表面强化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 崔忠圻.金属学与热处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1] 杨刚,韩正铜,杜长龙.40Cr钢的磨削淬硬层与磨削参数的关系[J].矿冶工程,2008(01):84-87.
[12] 刘菊东,王贵成,陈康敏,贾志宏.原始组织对40Cr钢磨削硬化层的影响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4(12):61-65.
[13] 刘志强 .单齿连续感应加热淬火工艺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