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镀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从最初的防护装饰性镀层,逐渐发展出各种功能镀层.进入21世纪,电镀技术的应用已经拓展到微电子、微电机系统(MEMS)、再制造等高技术领域,并发展成为这类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 常季;陈吉;崔霄;孙彦伟.脉冲电沉积WC-Co-Ni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5(11):35-39,51.
[2] 王宗雄;储荣邦;鲍新华.实用氰化镀银工艺[J].电镀与涂饰,2015(24):1424-1438.
[3] 胡海娇;武晓阳;刘定富.化学镀镍绿色光亮剂的研究[J].电镀与环保,2015(5):29-31.
[4] 郭崇武;易胜飞.电镀光亮锌和高锡Cu-Sn合金组合镀层工艺[J].电镀与精饰,2008(11):27-29.
[5] 常立民.光亮化学镍镀层的结构和性能[J].材料保护,2001(09):16-17.
[6] 李仲平.结晶器Ni-Co镀层失效分析与工艺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2(05):87-88.
[7] 李艳.电沉积Ni-Co合金工艺条件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4(04):5-7.
[8] 王琳;姬少龙;李云东;杨天辉;赵汉雨;卢汇洋.农业装备零部件表面镀层性能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4):133-136.
[9] 姚素薇;姜莹;张卫国;吴海霞;赵瑾;张璐.纳米巨磁电阻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应用[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6(2):151-157.
[10] 迟广俊;冯钊永;赵瑾;姚素薇.纳米金属多层膜与多层纳米线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03(2):177-180.
[11] 吴海霞;姚素薇.纳米金属多层膜的巨磁电阻效应[J].电镀与涂饰,2004(3):26-29.
[12] 周长海;刘爱莲;许玉容;李凤春.Ni-P-Al2O3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耐磨性能[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5(3):261-264,279.
[13] 兰龙;谭俊;吴迪;黄曾辉;曾其彬.喷射电沉积Ni及Ni-ZrO2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硬度[J].材料导报,2014(16):111-116.
[14] 王琳;路金林;许为;姜秀明;罗晓媛;李英.工艺参数对Ni-ZrO2纳米微粒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4(5):32-36.
[15] 唐爱贵;王晓雷.电泳-电沉积Ni-PTFE复合镀层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15(5):67-71,135.
[16] 蒋进 .三维电子封装微凸点的电沉积制备及低温固态互连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 吴汉明;吴关平;吴金刚;黄河;俞少峰;李序武;卜伟海.纳米集成电路大生产中新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12):1509-1528.
[18] 蔡积庆(译).印制板技术的最近动向[J].印制电路信息,2014(01):40-44,62.
[19] 陈永生.任意层互连印制板工艺发展路线[J].印制电路信息,2013(04):20-24.
[20] 程广贵;丁建宁;王权;杨继昌.基于量子效应的微型推进器设计[J].微纳电子技术,2006(3):141-144,149.
[21] 意法半导体:看好MEMS市场爆发点回归微执行器[J].电子世界,2015(19):12-12.
[22] 李恩重;史佩京;徐滨士;郑汉东;宋金鹏.我国再制造政策法规分析与思考[J].机械工程学报,2015(19):117-123.
[23] 刘子武;贾秀杰;李方义.内燃机及其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15(10):33-36.
[24] 徐振国;朱会敏;程荣利.浅谈机油泵再制造[J].内燃机与配件,2015(10):41-43.
[25] 刘舒婷.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再制造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5(18):41-42,43.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