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利用SAS-1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和钛、铝丝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成了钛铝合金复合涂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探针等,对涂层的成分、相结构、显微结构、孔隙率及其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可以在铝基表面形成低孔隙率小于2.8%,结合强度为29MPa,显微硬度HV0.2为631和干滑动磨损体积仅为LY12基体1/17的TiAl合金涂层.显微组织观察发现,涂层与基体间有冶金结合的迹象,组织结构分析表明,涂层由TiN(TiO),Al,Ti,TiAl,Ti3Al等相组成.涂层的磨损机制可能以化合物等硬质相的剥落引起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参考文献

[1] 温瑾林.电弧喷涂技术的进步[J].表面工程,1994(01):16.
[2] 黄伯云.钛铝金属间化合物[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3] Cantor B;Grant P .Spray formed TiAl[R].EPSRC Grant GR/K0098,1993.
[4] Tsunekawa Y;Gotoh K;Okumiya M .Synthesis and high-temperrature stability of titanium aluminize matrix in situ composites[J].JTST,1998,1(03):223.
[5] 王汉功.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6] 徐滨士;朱绍华.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186-194.
[7] 熊翔.Ti和TiH2与Al反应合成TiAl的研究[J].矿冶工程,1997(03):75.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