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纳米电刷镀技术在(n-Al2O3/Ni)工作层上制备了In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和分析了In涂层在大气、真空、原子氧辐照、紫外线辐照后的表面、磨痕形貌及元素组成.利用真空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完成了干摩擦条件下大气、真空、原子氧辐照及紫外线辐照四种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金属铟在常态下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蚀性及固体润滑性.受原子氧和真空紫外线辐照的影响也较小.但利用纳米电刷镀技术制备的润滑涂层在高真空环境中,因放气造成致密度和表面光洁度变差,摩擦学性能较差.因此,只要通过适当的工艺手段,提高In镀层的成形质量,软金属In镀层在未来空间器械和装备上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 王树楷.铟的应用与提取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8(05):85-94. |
[2] | 邹家炎.铟的提取、应用和新产品开发[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2(z1):16-20. |
[3] | 于德洋;翁立军;欧阳锦林 .空间机械润滑研究的发展现状[J].摩擦学学报,1996,16(01):89-96. |
[4] | 徐滨士;刘世参.表面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
[5] | 徐滨士;朱绍华.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
[6] | 郭鹤桐;张三元.复合镀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
[7] | 多树旺,李美栓,张亚明.空间材料的原子氧侵蚀理论和预测模型[J].材料研究学报,2003(02):113-121. |
[8] | 卢榆孙;冯煜东;翟厚明 .防原子氧与抗辐射环境薄膜性能的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1999,19(04):375-380. |
[9] | KLEIMAN J I;GUDIMENKO Y I;ISKANDEROVA Z A et al.Surfac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mers irradiated with hyperthermal atomic oxygen[J].Surface and Interface Analysis,1995,23:335-341. |
[10] | 刘宇明.空间紫外辐射环境及效应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06):359-365.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