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钛合金超塑性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钛合金超塑性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 林法禹.特种锻压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88-228. |
[2] | 吴晓炜,张庆元,曾志鹏,李敬,金泉林,冯泽舟.基于INTERNET的超塑性数据库系统[J].金属热处理,2002(10):43-44. |
[3] | 王旭.国外钛合金超塑性成形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航天工艺,1989(04):20-25. |
[4] | 蒋修治 .钛合金的超塑性加工与精密铸造[J].国外稀有金属,1990,38(05):18-23. |
[5] | 窦健敏.我国钛合金超塑性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锻压技术,1991(03):39-43. |
[6] | 唐普放.Ti-6Al-4V超塑性能及应用[J].钛工业进展,1998(04):20-24. |
[7] | 赵林若 .钛合金超塑性机理及氢的作用[D].北京: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1988. |
[8] | Schuh C.;Dunand DC. .Whisker alignment of Ti-6Al-4V/TiB composites during deformation by transformation superplastic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2001(3):317-340. |
[9] | SchuhC et al.Non-Isothermaltransformationmistchplasticity:modelingandexperimentsonTi-6Al-4V[J].Acta Materialia,2001,49:199-210. |
[10] | 姚锦声.Ti-1023钛合金的超塑性[J].上海钢研,2000(01):3-7. |
[11] | 洪慎章,曾振鹏.超塑性模锻工艺的应用及发展[J].模具技术,2002(02):29-32. |
[12] | 黄金昌.SP-700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98(136):58-62. |
[13] | 宋飞灵.超塑性工业应用展望[J].航空工艺技术,1998(01):3-6. |
[14] | 王春荣.几种金属材料超塑性研究的综述[J].金属成形工艺,1990(02):47-55. |
[15] | 王志成.钛合金的超塑性成形与扩散焊接[J].材料导报,1996(z1):36-40. |
[16] | 海锦涛.国内外超塑性研究近况与发展[J].锻压技术,1992(06):36-4031. |
[17] | 王向民 等.钛合金SPF/DB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J].钛工业进展,1998,15(01):8-11. |
[18] | 王哲 .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J].钛工业进展,1999,16(03):23-25. |
[19] | 宋飞灵.英国超塑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J].航空工艺技术,1994(03):20-22. |
[20] | 陈浦泉 等.超塑性研究的进展、方向及变形机理[J].金属科学与工艺,1990,9(02):16-22. |
[21] | 李志强.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四层夹层结构[J].航空科学技术,1995(06):23-2434. |
[22] | 宋飞灵.超塑成形及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的研究[J].航空制造工程,1993(02):24-2532. |
[23] | 邢渊.超塑性挤压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1997(02):11. |
[24] | 祝汉良,辛志峰,李志强,王纯孝.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研究的新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0(05):13-16. |
[25] | 刘庆 等.Ti-12Co-5Al合金高速低温超塑变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15(03):267-271.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