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ITO废靶回收技术,采用直流电弧法将ITO废靶气化制成纳米ITO粉末,实现废靶的回收.借助XRD(X射线衍射)和TEM(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粉末进行表征,发现经回收制备的ITO粉末为单一的立方In2O3结构,颗粒多以四方和类球形两种形貌存在,粒度尺寸在5- 200nm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张维佳,王天民,糜碧,洪轲.纳米ITO粉末及高密度ITO靶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05):449-453.
[2] 侬健桃,黄瀚.ITO废靶回收再生技术[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02):14-16.
[3] 冯同春;杨斌 等.铟的生产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J].稀有金属,2007,168(04):42-46.
[4] 陈坚,姚吉升,周友元,陈志飞,王玺,黄军武.ITO废靶回收金属铟[J].稀有金属,2003(01):101-103.
[5] 刘志宏,李玉虎,李启厚,艾侃,张多默.硫化沉淀法分离ITO废靶浸出液中铟锡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5(05):53-56.
[6] 刘家祥,甘勇,张艳.利用ITO废靶材回收金属铟[J].稀有金属,2004(05):947-950.
[7] 李严辉,张欣,杨永峰,张劲涛,王志萍.ITO废靶中铟的回收[J].中国稀土学报,2002(z2):256-258.
[8] 刘志宏,李玉虎,李启厚,艾侃,张多默.硫化沉淀法分离ITO废靶浸出液中铟锡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5(05):53-56.
[9] 孔伟华.ITO靶材在磁控溅射过程中的毒化现象[J].无机材料学报,2002(05):1083-108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