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平板反射方法,利用与无反射曲线具有同源性的条件选择曲线,探索出了一种反演等效复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表明,通过选取无反射曲线上的点进行的理论模拟,并对不同厚度样品吸收曲线进行模拟反演和实验值对比,结果相当吻合.本研究可为测试各种大尺寸、多孔材料、液体等样品等效介电常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内部多相大结构电磁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 张月芳;郝万军;张忠伦.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护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29-61. |
[2] | 赵玉峰.现代环境中的电磁污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5-106. |
[3] | 陈雪刚,叶瑛,程继鹏.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11(05):449-457. |
[4] |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李家俊.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计算及其优化设计[J].功能材料,2005(07):988-991,995. |
[5] | 李克智,王闯,李贺军,赵建国.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6(08):1235-1238. |
[6] | 曹佳伟,黄运华,张跃,廖庆亮,邓战强.四针状纳米氧化锌电磁波吸收特性[J].物理学报,2008(06):3641-3645. |
[7] | 谷红洁,毛昌辉,杨剑,何亚琼.镀Al空心玻璃微球-FeCo合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0(06):130-134. |
[8] | 刘新,王荣国,刘文博,杨玉蓉,闫亮.异形截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9(02):94-100. |
[9] | 谢炜,程海峰,楚增勇,陈朝辉.短切中空多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08(03):481-485. |
[10] | 向长淑,杨炯,朱勇,潘裕柏,郭景坤.碳纳米管/石英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07(01):101-105. |
[11] | 陈维,姚熹,魏晓勇.同轴传输反射法测量高损耗材料微波介电常数[J].功能材料,2005(09):1356-1358. |
[12] | 程国新,袁成卫,刘列.基于TM0mn模式微波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04):579-584. |
[13] | 张伟,苏东林.自由空间法测量复合材料复电磁参数[J].复合材料学报,2007(01):141-145. |
[14] | 唐宗熙,张彪.用自由空间法测试介质电磁参数[J].电子学报,2006(01):189-192. |
[15] | 赵彦波,刘顺华,管洪涛.水泥基多孔复合材料吸波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6(02):225-228. |
[16] | 徐洁,罗发,朱冬梅,周万城.孔隙率和孔径对反应烧结多孔氮化硅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7(10):1327-1331. |
[17] | 内藤喜之.鼋波吸收体[M].東京:才一厶社,1987:20-40. |
[18] | 桥本修.电波吸收体入门[M].東京:日本森北出版社,1997:30-50. |
[19] | 陈健健,郝万军,赵冉,张振华,张凡,孙昌萌.S带建筑用石膏吸波板的宽化设计与制备[J].建筑材料学报,2011(05):675-679. |
[20] | 陈健健,郝万军.介电型电磁波吸收体元反射曲线的扩展与重建[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02):27-31. |
[21] | 苏东林,齐万泉,张伟,卢战勇.基于遗传进化算法反演吸波结构电磁参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01):71-74. |
[22] | 梁子长,金亚秋.一层非球形粒子散射的标量辐射传输迭代解的求逆[J].物理学报,2002(10):2239-2244. |
[23] | 马玉强,苏东林.多角透射测量中的电磁参数反演[J].电子测量技术,2006(03):26-27.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