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了酸性镀铜液中氯离子的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包括络合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比浊法、离子色谱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等.对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氯离子的调整方法总结如下:当Cl-含量偏低时,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钠、盐酸或氯化铜补充;当Cl-过量时,则可以加入硝酸银或硫酸银去除.
参考文献
[1] | 曾华梁;吴仲达;陈钧武.电镀工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76-180. |
[2] | 翁元浩.电镀新工艺[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1-75. |
[3] | 崔香兰 .酸性光亮镀铜溶液中氯离子的测定[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15(02):35-37. |
[4] | 杨敬娥 .一种测定酸性镀铜溶液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J].电镀与涂饰,1998,17(04):28-29. |
[5] | 丘山,丘星初,邓千敏,刘玲.比浊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的氯离子[J].电镀与涂饰,2001(05):36-38. |
[6] | 胡荣宗,王建华,吕建平.离子色谱法测量酸性镀铜液中微量的氯离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6):798-802. |
[7] | 苏小东,李树伟,王小红,潘建章,何艺.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酸性镀铜液中的氯离子[J].电镀与涂饰,2003(06):45-47. |
[8] | 步华,杭东良.氯离子在酸性光亮铜镀液中的作用及其浓度控制[J].材料保护,2003(11):72-72. |
[9] | 姜贵田,杨玉鹏.酸性镀铜液中氯离子含量的调整[J].电镀与环保,2003(06):38-38.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