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采用压缩氩弧等离体对高速钢W18Cr4V钢进行了表面强化,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强化层性能的影响,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计对等离子强化层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化层的显微硬度随深度增加呈非线性关系,并存在一个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最高硬度可达1000HV0.1;扫描速度和工作电流对强化层深度有显著影响,随工作电流的增加,强化层深度增大,但表面硬度下降,随扫描速度的增加,强化层深度减小.W18Cr4V等离子强化后,强化层由板条马氏体与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成,且α-Fe[111]∥γ-Fe[110],碳化物主要为M6C、MC、M23C6等,强化层组织得到显著细化.

参考文献

[1] 谢致薇,陈庆鼎,胡社军,谢光荣,匡同春,蒙继龙.高速钢的离子镀-渗镀复合处理[J].金属热处理,2001(04):10-13.
[2] 王位,蔡珣,陆明炯,陈秋龙.渗氮+离子注入对M2高速钢的表面复合改性[J].机械工程材料,2001(02):14-17.
[3] 王海斗,庄大明,王昆林,刘家浚.高速钢离子渗硫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2(04):250-253.
[4] 张妍,宋绪丁.高速钢稀土SNC共渗的组织和性能研究及应用[J].表面技术,2002(02):22-23,39.
[5] 谢致薇,王国庆,匡同春,白晓军,成晓玲,谢光荣,胡社军.电弧离子镀TiFeCrN膜/基复合体的显微硬度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3(05):36-39.
[6] 陈军,林国强,陈静,韦江,王富岗.电弧离子镀(Ti,Cr)N硬质薄膜的成分、结构与硬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05):555-559.
[7] 曾效舒,魏秉庆,梁吉,吴德海.高速钢表面渗硅沉积金刚石[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0(02):16-19,80.
[8] 贾庆莲,周兰英,周焕雷.TiN涂层高速钢刀具耐热性的研究[J].工具技术,2003(01):23-25.
[9] 李军伟,张平.N+注入W18Cr4V钢磨损性能的研究术[J].中国表面工程,2001(01):27-30.
[10] 刘宁;王光勇;张明秀.M2高速钢激光表面多层组织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2):50-56.
[11] 沈德久.W9Mo3Cr4V钢脉冲放电强化涂层激光熔覆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8(04):374.
[12] 陈传忠;于彗君;耿浩然.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组织的回火稳定性[J].材料研究学报,1999(04):437-440.
[13] Molian P .Laser melt injection of BN powers on tool steels. I:Microhardness and structure[J].WEAR,1987,114:19-27.
[14] 于家洪;陈传忠;宫秀伟 等.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的组织及性能[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4,15(01):31-36.
[15] 陈传忠;孔翠荣;曹怀华.W18Cr4V高速钢激光相变强化层的韧性[J].金属热处理,1996(03):15-18.
[16] 胡传顺,陈晓风,孙长义.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钛镀镍合金的组织与溶质浓度分布[J].金属热处理,2000(03):11-12,40.
[17] 吴玉萍;李惠琪 .常压等离子束扫描 16Mn表面合金化及强化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8,19(02):50-54.
[18] 吴玉萍.压缩弧光等离子束熔覆层中晶相与非晶相[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2(01):11-14.
[19] 吴玉萍;李惠琪 .常压等离子多元共渗及其在汽缸套上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8,16(03):66-69.
[20] 吴玉萍,李惠琪.常压弧光等离子体B-Si-RE三元共渗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0(04):22-24.
[21] 王笑天.金属材料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22-127.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