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钻井管线发生早期穿孔失效.通过材料宏观和微观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管线残件进行失效分析表明.管线穿孔失效现象符合空泡腐蚀(气蚀)的特征,管线残件材料的非金属夹杂物明显且分布不均,材料屈强比比较高.认为管线发生腐蚀穿孔现象与空泡腐蚀(气蚀)失效有关,是服役工况中因流体频繁产生的气泡破裂冲击波(力)和局部电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与长期积累的结果,空泡腐蚀是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 Jordan K.Erosion in multiphase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J].Corrosion,1998:58. |
[2] | 柯伟.腐蚀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失效案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46-549. |
[3] | 美国金属学会;邓日红.金属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269-270;807. |
[4] | 桂立丰.机械工程材料测试手册.腐蚀与摩擦学卷[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5. |
[5] | 方坦纳M G;格林N D;左景伊.腐蚀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79. |
[6] | 林慧国.袖珍世界钢号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30. |
[7] |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金属材料物理试验方法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297. |
[8] | 刘正义.机械装备失效分析图谱[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337-347. |
[9] | 廖景娱.金属构件失效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5. |
[10] | 杨武.金属的局部腐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197. |
[11] |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热处理教研组.金属的断口分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76:16. |
[12] | Wang J H.Corrosion[M].,1998:732.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