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POM)对系列侧向氟取代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的介晶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有介晶性.在液晶态可观察到部分单体的近晶C相(SC)、近晶B相(SB)、近晶A相(SA)和所有单体向列相的典型织构.与相应的4,4'-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相比,引入侧向氟取代基以后近晶相温度区间明显减小,向列相温度区间增加.
参考文献
[1] | 高嫒嫒,刘建群,安忠维.新型反式十氢萘衍生物液晶的研究进展[J].液晶与显示,2004,19(6):440-405. |
[2] | 樊邦棣.液晶显示材料的现状及其发展动向[J].液晶与显示,1994,2(1):64-73. |
[3] | 孙政民,李国镇,董除川.液晶相的鉴别[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9,15(6):795-801. |
[4] | 杨青.含氟液晶材料概况[J].有机氟工业,1995,4(2):6-9. |
[5] | Takehara S,Osawa M,Takatsu H.Production of biphenyl derivative:JP,6239770[P].1994-08-30. |
[6] | 李建,安忠维,杨毅.TFT LCD用液晶显示材料进展[J].液晶与显示,2002,17(2):105-111. |
[7] | 赵敏,蒯乃功.多环苯基环己烷类液晶的合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22(2):217-220.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