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本文首次采用微波辐射法(MicrowaveRadiationMethod,简称MRM)快速合成了以SrS为基质、Cu+、Bi3+为共激活剂的长余辉蓝绿色光致发光磷光体,其激发和发射主峰波长分别为267和521nm,长余辉时间约为0.5h.系统考察了在单掺杂和双掺杂情况下的发光规律,发现Bi3+与Cu+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作用,且Bi3+对Cu+具有很强的敏化和猝灭效应.

参考文献

[1] 陈述春;戴凤妹 .[J].无机材料学报,1996,11(04):726.
[2] 张忠义,苏锵,吕玉华.CaS:Cu+磷光体的合成及发光性质[J].发光学报,1991(04):312-317.
[3] 张迈生;杨燕生;张建辉 .[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18.
[4] 郭凤瑜,刘念红,宋增福.LaBo3、GdBo3中Eu3+和Bi3+的发光特性及其相互作用[J].中国稀土学报,1991(04):319.
[5] 张迈生;陈瑞耘;杨燕生 .[J].发光学报,1996,17:74.
[6] MEEK T T;BLAKE R D;KATZ J D et al.[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1988,7:928.
[7] BAGHURST D R;MINGOS D M P .[J].Journal of Chem Commun,1988,7:829.
[8] 张迈生;杨燕生;区瑞明 .[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04):76.
[9] 张迈生,祁家雄,杨燕生.Sol-Gel法和微波法合成亚纳米级 Zn2SiO4:Mn2+高效绿色荧光体[J].无机材料学报,1999(03):479-482.
[10] 张迈生;杨燕生;陈接胜 等.[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02):128.
[11] 余宪恩.实用发光材料与光致发光机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12] 贾冬冬,姜联合,刘玉龙,朱静.CaxSr1-xS:Bi,Tm,Cu和CaS:Eu荧光材料的研究[J].发光学报,1998(04):312-31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