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参考文献

[1] 孙希泰;李木森.固体渗硼的发展概况[J].金属热处理,1995(06):5.
[2] Liliental W;Tacikowski J .A summary of boronizing[J].Industrial Heating,1980,47(04):34.
[3] 冯承明;许斌;华磊.渗硼过程的稀土催渗与共渗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1995(06):3.
[4] 戴文兵;楼南金;郭喜云 等.微量稀土元素对硼氮共渗渗层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3,14(04):40.
[5] 宋云京 .稀土催渗固体渗硼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1996.
[6] 刘永炘.硼化物脆性之对策[A].北戴河,1992:9.
[7] 许斌.硼铬稀土共渗对提高钢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8(03):163-167.
[8] 许斌;冯承明;李玉平.固体硼铬稀土共渗组织与性能研究[J].金属热处理,1998(06):23.
[9] 许斌.硼铬稀土共渗层与渗硼层粘着磨损特性的对比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8(01):13.
[10] 周虹;孙希泰.硼砂固体渗硼的热力学分析[J].金属热处理,1988(08):3.
[11] 程兰征.物理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67.
[12] 印永嘉.物理化学简明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8.
[13] 孙轩华;吴伟;杨洪山 .稀土-硼盐浴法多元共渗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7,9(02):1.
[14] 程先华;谢超英 .稀土元素在钢的化学热处理中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1994,12(04):336.
[15] 张家春;白书欣;李卫东 等.粉末法RE-B共渗机理[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3,14(01):37.
[16] 王超;倪振尧.渗硼层疏松的影响因素及产生机制[J].金属热处理,1989(03):2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