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研究了铁、钴、镍等不同金属及混合双金属催化剂对电弧法制备纳米碳管的促进作用,研究了石墨电极的形状、位置、尺寸对电弧稳定性及冷却效果的影响,在制备纳米碳管的过程中通入不同冷却介质,比较单介质和双介质的冷却作用和对电弧的稳定作用.对制成的样品使用硝酸氧化法和大气氧化法进行纯化,样品在透射电镜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较低电流和电压的条件下,使用双金属催化剂以及混合介质气体,纳米碳管的产率提高了50%~115%和75%.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最长的纳米碳管长度在8μm以上,直径在10nm左右,管形较直,为单壁与多壁的混合物.

参考文献

[1] IiimaS .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iphitic Carbon[J].Nature,1991,354(6348):56-58.
[2] 胡文平,刘云圻,曾鹏举,周淑琴,朱道本.纳米碳管[J].化学通报,2000(02):2.
[3] 许雪莲,李平,刘英昌.纳米技术与纳米碳管[J].炭素,2003(01):42-44.
[4] 王新庆,李振华,何少龙,王淼.纳米碳管制备的新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02):100-102.
[5] 梁勇;战可涛 .纳米碳管的研究发展概况[J].粉体技术,1998,4(04):22-29.
[6] 朱宏伟;吴德海;徐才录.碳纳米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 赵家瑞.电弧和热等离子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8] 韩红梅,邱介山,周颖,朱盛伟,梁长海,李灿.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和表面性质的研究[J].炭素技术,2001(04):5-9.
[9] 王正元,贾志杰,张增民.用红外光谱研究硝酸处理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的影响[J].炭素技术,1999(05):14-1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