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运用电弧离子镀技术,采用独立的钛、铝靶材,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TiN/TiAlN多层复合涂层,利用SEM、EDS对涂层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800℃条件下测试了涂层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层复合涂层厚度约为2.5 μm.经镀膜,试样表而粗糙度有升高的趋势,Ra值由初始0.049μm升高到0.541λm.涂层表面以TiAlN+TiN相为主,经氧化后,涂层最表层的氮化物已发生分解,并生成了Al,Ti的氧化物,在高温时阻碍了氧向涂层内部扩散,使得涂层内部仍具有TiN和TiAlN的相结构.复合涂层经800℃,19 h空气氧化后,涂层表面仍保持完整,氧化增重率低于无涂层样品.氧化19 h后涂层增重率约为0.2 mg/cm2.h.

参考文献

[1] 汝强,胡社军,陈俊芳,黄拿灿,赵灵智,邱秀丽,胡显奇.TC11钛合金表面电弧离子镀TiAlN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6(07):33-36.
[2] 吴小梅,李伟光,陆峰.钛合金叶片防护涂层研究--十五科研项目工作总结[J].装备环境工程,2006(03):116-118,129.
[3] 王宝云,李争显,马东康.钛及钛合金表面强化技术[J].稀有金属快报,2005(07):6-10.
[4] 李争显,周廉,徐重,周慧,陆京,陈大民,张树林.钛表面等离子冶金技术的研究[J].真空,2004(03):15-17.
[5] 李争显,杜继红,周慧,黄春良,周廉,徐重.钛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J].钛工业进展,2003(04):41-45.
[6] 汝强,胡社军,黄拿灿,赵灵智,邱秀丽,胡显奇.钛合金表面电弧离子镀TiAlN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J].材料保护,2007(01):28-31.
[7] 李成明,孙晓军,张增毅,唐伟忠,吕反修.过滤电弧抑制薄膜中颗粒机理的实验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03):268-271.
[8] 王永康,熊仁章,李炳生,雷廷权,夏立芳.Al对Ti1-xAlxN涂层高温氧化动力学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03):39-41.
[9] 王永康,雷廷权,夏立芳,熊仁章.Ti0.5Al0.5N涂层的抗高温氧化行为[J].材料工程,2001(01):12-14.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