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本实验采用"准一步法"以二乙醇胺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先合成了AB2型中间体Ⅰ,中间体Ⅰ分别以苯、甲苯和二甲苯为带水剂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酰胺Ⅱ,然后采用不同封端剂(苯甲酸,α-甲基丙烯酸,乙酸)进行端基改性得到最终产物Ⅲ.实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时间为:第一步1小时,第二步10小时(甲苯为带水剂),第三步10小时.同时确定出甲苯为带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较好,产物收率大于94%,粘度在0.18~0.21dL/g,较易溶于酰胺类物质,并且热重检测产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王国建,王长明,李岩.芳香族超支化聚酯的合成[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6(04):17-20.
[2] 王延飞,沈本贤,荆红德.超支化树脂的合成及在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J].热固性树脂,2006(06):39-41,50.
[3] 王黎,童身毅.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改性[J].涂料工业,2006(10):12-15.
[4] 李艳,王素娟,李春子,巴信武.超支化聚(酰胺-酯)水溶液的特性粘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6):728-730.
[5] 赵辉,王琳,罗运军,张文栓.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04(05):67-69.
[6] 陈梦茹,金养智.超支化聚合物[J].热固性树脂,2003(01):24-27.
[7] 胡晖,曹中林,范晓东.环境敏感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药物的控制释放[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02):102-105.
[8] 施彩娟,王康成.超支化聚酯的合成及在不同酸度下的聚集形态[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6):38-44.
[9] 徐敏,谭克,周鸿君,严晓虎,余学海.端基对超支化高分子性质影响的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03):299-303.
[10] 唐黎明,邱藤,由虎,方宇,庹新林,刘德山.超支化聚负离子/超支化聚正离子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反应[J].高分子学报,2005(04):625-628.
[11] 施文芳.超支化聚合物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08):1398.
[12] 寇会光,施文芳.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0(05):554-558.
[13] 陈福泰,罗运军,谭惠民.高支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化工进展,2000(04):33-37.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