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面对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钢铁企业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行钢铁冶金行业的清洁生产,在能源结构调整、冶金工艺优化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富氧高煤量喷吹、高炉废塑料喷吹、干熄焦、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金钟,魏晓鹏,刘巧云,张风仪.抓好铁前系统节能实现企业清洁生产[J].冶金能源,2002(01):17-19,24.
[2]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创建节能清洁型工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J].中国冶金,2001(03):8-11,19.
[3] 刘巧云,吴金钟,张风仪.重点抓好铁前系统节能 带动企业实现清洁生产[J].中国冶金,2001(05):21-24.
[4] 王德仓 .钢铁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替代工艺[J].钢铁研究,1998,1(zk):54-58,46.
[5] 徐万仁,李荣壬,钱晖.宝钢高炉大量喷煤时煤粉在炉内的利用状况[J].钢铁,2000(05):5-9,29.
[6] 郭廷杰.德、日高炉喷吹废塑料情况简介[J].中国冶金,2001(06):35-37,45.
[7] 李博知,刘振雷.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的开发现状和效益[J].上海金属,2002(02):31-33.
[8] ASAMMA M;TARIYAMA;Sato M et al.Development of waste plastics injection process in BF[J].ISIJ International,2000,40(03):240-251.
[9] 殷瑞钰.关于钢铁工业的节能问题--钢厂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余能利用[J].冶金能源,1997(03):3.
[10] 李桂田.钢铁工业余热资源及几项指标[J].冶金能源,1997(01):3.
[11] 阎立懿.电炉炼钢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12] 牟慧妍;周渝生 .适应现代优质钢材要求的铁资源及新技术[J].钢铁研究学报,1998,10(01):71-73.
[13] 徐匡迪 .20世纪-钢铁冶金从技艺走向科学[J].上海金属,2000,24(01):1-10.
[14] 陈登福,白晨光.我国钢铁工业的清洁生产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J].钢铁,2001(02):67-71.
[15] 刘国根,王淀佐,邱冠周.国内外直接还原现状及发展[J].矿产综合利用,2001(05):20-25.
[16] 李云霄;李森林.钢铁生产连铸连轧新工艺[J].冶金设备,1999(01):14-18.
[17] 李君慧 .钢铁工业余能资源的焓分析和熵分析[J].钢铁,1987,22(02):57-62.
[18] 叶长青.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TRT)的发展与创新[J].节能,2000(08):13-15.
[19] 杨晓东,张玲.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和二次能源利用途径及对策[J].钢铁,2000(12):64.
[20] 赵沛;蒋汶华.钢铁节能技术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71-76.
[21] 陈志明,姚红英.干熄焦的生产实践及发展方向探讨[J].钢铁,2001(05):1-4,13.
[22] 陈登福,白晨光.我国钢铁工业的清洁生产和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J].钢铁,2001(02):67-71.
[23] 谢锴.处理高炉渣的先进方法--干式成粒法[J].冶金能源,2002(01):49-51.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