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6σ法对影响连铸过程的增碳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考察了钢包砖衬、开浇渣种类、中间包涂料批次、中包渣批次、保护渣种类等因素对超低碳钢增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钢包砖衬、开浇渣种类、保护渣种类是影响超低碳钢增碳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在生产中采取了使用无碳砖衬钢包、无碳开浇渣、低碳结晶器保护渣等措施,铸坯增碳量显著降低,超低碳钢连铸工序增碳量小于3×10-6.
参考文献
[1] | 孙决定,袁宇峰.我国IF钢的研究与生产[J].冶金信息导刊,2006(05):6-9. |
[2] | 王利.汽车用高强度IF薄板钢[J].宝钢技术,1997(01):58-61. |
[3] | 傅杰;周德光.低碳超级钢中氧硫氮的控制及其对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158-162. |
[4] | 王雅贞;张岩.新编连续铸钢工艺及设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
[5] | 张志强,张炯明.连铸坯表面振痕形成机理的研究[J].钢铁研究,2008(01):19-22. |
[6] | 文放怀.六西格玛入门[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5 |
[7] | 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8] | 林功文,郭培民.保护渣向超低碳钢液增碳的原因及数学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2001(06):15-18. |
[9] | 桂美文;陈宗毅.超低碳钢脱碳与增碳因素分析[J].钢铁研究,1993(06):3-8. |
[10] | 罗辉.中低碳钢中间包钢水增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江苏冶金,2008(01):59-60.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