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广西某废弃的铅锌矿矿区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作物等环境质量现状和矿区污染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重金属污染过程,提出“消除污染源、切断污染途径和污染末端处理”的综合治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 周连碧.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研究与实践[J].有色金属,2007(02):90-94. |
[2] | 杨刚;沈飞;钟贵江;谢丽苹;王应军;伍钧.西南山地铅锌矿区耕地土壤和谷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1(9):2014-2021. |
[3] | 覃朝科;易鹞;刘静静;何娜.广西某铅锌矿区废水汇集洼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J].中国岩溶,2013(3):318-324. |
[4] | 吴迪;李存雄;邓琴;秦樊鑫;吴坤.贵州省典型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0(1):92-94. |
[5] | 储彬彬;罗立强.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J].岩矿测试,2010(1):5-8,13. |
[6] | 吴迪;邓琴;秦樊鑫;吴坤;李存雄;罗充;孟忠常.铅锌矿区农作物果实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食用安全性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12(3):954-957. |
[7] | 刘展华;唐振柱;蒋玉艳;陈广林;吴祖军;梁书怀;吴训;江永红.铅锌矿区周边某村屯自产谷与米铅镉砷含量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3(6):335-337. |
[8] | 胡忻;曹密.农田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和铅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02-104. |
[9] | 叶宏萌;袁旭音;赵静.铜陵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迁移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12(10):1853-1859. |
[10] | 白晓兰;阎春生.铅锌矿区铅和镉污染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9):760-762. |
[11] | 杨炳旭.兰坪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玉米体系Pb含量及其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3(5):6-9. |
[12] | 王贤来;姚维信;王虎;乔登攀;程伟华;张磊.矿山废石全尾砂充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矿业,2011(9):76-79. |
[13] | 胡文;倪文;张静文.高掺量钢渣无熟料体系制备全尾砂胶结充填料[J].金属矿山,2012(10):165-168. |
[14] | 董璐;高谦;南世卿;杜聚强.超细全尾砂新型胶结充填料水化机理与性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571-1577. |
[15] | 覃朝科;李运稳;刘静静;易鹞.离子交换纤维深度处理铅锌矿重金属废水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3(12):99-101,107. |
[16] | 李争流;曾光明;李倩.有色金属矿山坑道酸性废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78-81. |
[17] | 李福勤;王鹏;杨晓松;马宝丽;李艳芳.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3(9):20-22. |
[18] | 金兰淑;贾成楠;高湘骐;刘洋.乙酸-乙酸钾缓冲溶液对苜蓿草吸收土壤中铬离子的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2(17):183-186. |
[19] | 杜志敏;郝建设;周静;李辉信;高倩圆;崔红标;郑学博;马超;梁家妮.四种改良剂对铜和镉复合污染土壤的田间原位修复研究[J].土壤学报,2012(3):508-517. |
[20] | 敖子强;熊继海;王顺发;吴永明;桂双林.植物稳定技术在金属矿山废弃地修复中的利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1(20):139-141,147. |
[21] | 黎秋君;冯增赟;宁晓君;吴丽香;王英辉.广西矿区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10):53-55. |
[22] | 侯晓龙;庄凯;刘爱琴;蔡丽平.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废弃地土壤质量的恢复效果[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8):1505-1511. |
[23] | 张帆;王风贺;郝昊天;邹丽娜;纪营雪;段伦超;顾中铸.SGA对重金属污染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化性能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2-66,72. |
[24] | 周慜;张萌;陆友伟;李惠民;刘足根.土壤中Pb、Cd的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5):83-89. |
[25] | 李荣华;沈锋;李晓龙;张增强;王姣.陕西某铅锌冶炼厂区及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理论与实践[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7):1269-1276. |
[26] | 王意锟;郝秀珍;陈容.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研究[J].腐植酸,2010(4):6-8,27. |
[27] | 王林;徐应明;孙国红;梁学峰;孙约兵;孙扬;秦旭;戴晓华.海泡石和磷酸盐对镉铅污染稻田土壤的钝化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2(2):314-320. |
[28] | 严群;周娜娜.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进展[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5):60-65. |
[29] | 李阳兵;王世杰;王济.岩溶生态系统的土壤特性及其今后研究方向[J].中国岩溶,2006(4):285-289. |
[30] | 麻万诸;王浩;章明奎.矿物改良剂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多目标有效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5):629-638. |
[31] | 谌金吾;孙一铭;张显强;王凤英;孙际薇;张鸿;孙敏.污泥和粉煤灰的循环利用及其对石漠化土壤质量的改善[J].中国岩溶,2012(3):259-264,295. |
[32] | 郑明新;吴志清;李旭.镉、锌离子在非饱和粘土中迁移试验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4):1-5.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