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在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上对四种不同块石含量胶结充填体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和逐级循环加卸载试验,得到其损伤破坏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分析各组循环过程应变与动弹性模量变化,发现块石胶结充填体卸载点应力水平由低到高的每个循环过程中,试件呈现先强化后劣化的规律,且适量块石的加入可提升充填体强化过程.采用改进的混凝土分段损伤本构模型对循环加卸载下的块石胶结充填体受压破坏应力—应变曲线外包络线进行拟合,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高,此模型对块石胶结充填体循环加卸载损伤破坏过程描述较为准确.

参考文献

[1] 魏微;高谦.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充填体强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6):90-95.
[2] 付建新;杜翠凤;宋卫东.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敏感性及破坏机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9):1149-1157.
[3] 陶干强;孙冰;宋丽霞;杨仕教;曾晟.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4):460-464.
[4] 叶义成;施耀斌;王其虎;刘艳章;姚囝;鲁方.缓倾斜多层矿床充填法开采围岩变形及回采顺序试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3):407-413.
[5] 刘志祥;李夕兵;戴塔根;曹平.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模型及与岩体的匹配分析[J].岩土力学,2006(9):1442-1446.
[6] 宋卫东;任海锋;曹帅.侧限压缩条件下充填体与岩柱相互作用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6(1):49-55,95.
[7] 胡海蛟;彭刚;谢玖杨;王敏.混凝土循环加卸载动态损伤特性研究[J].工程力学,2015(6):141-145.
[8] Gianluca Cusatis.Strain-rate effects on concrete behavi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20114(4):162-170.
[9] 朱宏平;徐文胜;陈晓强;夏勇.利用声发射信号与速率过程理论对混凝土损伤进行定量评估[J].工程力学,2008(1):186-191.
[10] 赵奎;王晓军;刘洪兴;邬长福;张金龙.布筋尾砂胶结充填体顶板力学性状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1):9-14,20.
[11] 邓代强;高永涛;吴顺川;余伟健.复杂应力下充填体破坏能耗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3):737-742.
[12] 张宁博;齐庆新;欧阳振华;李宏艳;赵善坤;徐子杰.不同应力路径下大理岩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2):389-394.
[13] 王春来;徐必根;李庶林;唐海燕.单轴受压状态下钢纤维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6(1):151-154.
[14] 王乾峰 .钢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三峡大学,2009.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